二层隧道协议研究及L2TPv2网络服务器软件的测试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wan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企业规模、范围、分支机构的不断扩展,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的信息量迅速增大,使得基于 Internet 的传统商务应用出现了诸多问题:网络的复杂性、管理的繁重性、信息的安全性、费用的昂贵性、基础设施的兼容性等等,这种趋势使传统的通过长途拨号和租用专线进行网络互连的形式很难适应发展的需要。针对以上状况,从事计算机信息安全的研究机构与企业提出了基于二层隧道协议通过远程接入方式构建虚拟专用网络的方案,远程用户只需拨号连入本地网络服务商(ISP)即可安全访问公司网络,极大的方便了公司的移动用户、远程工作者与分支机构,并为公司减少了设备的资金,降低了通信的费用。二层隧道协议是一种将含有原始数据的二层数据帧封装使其在包交换网络中传输的隧道技术。第一个二层隧道协议标准-L2TPv2 以点对点二层数据帧作为隧道传输的对象,允许使用包括数据链路层服务在内的传输服务来建立隧道。第二个二层隧道协议标准—L2TPv3 对 L2TPv2 进行了扩展,隧道传输对象可以是各种类型的二层数据帧,使二层隧道协议具有了更好的通用性与互操作性,应用也从单一的非对称客户/服务器模式扩展到对称的终端/终端模式与服务器/服务器模式,使其在构架虚拟网络解决方案中的地位更为重要。对二层隧道协议的研究是掌握协议原理、完成软件开发、实现网络应用的基础与关键所在,同时对软件的测试是保障软件质量和实现软件实际应用的重要环节。本文介绍了隧道技术的相关知识;对 L2TPv3 与 L2TPv2 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比较;全面描述了二层隧道协议的基本工作机制;归纳总结了 L2TPv3 与 L2TPv2的显著不同之处;指出了 L2TPv3 存在的不足。本文还完成了对具体设备的 L2TPv2网络服务器软件部分进行的系统测试。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对软件进行全面的质量验证,列出测试项目及测试结果,得出测试结论,总结测试方法,不仅有力地保障了软件质量也为实验室进行相关软件的测试提供了较好的参考素材。最后对研究与测试做出总结,并根据现有成果中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通信网络的迅速发展,具有多种通信手段、设施布置灵活的无线多模网关成为环境监测、应急通信等领域研究的重点。同时人们对视频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大,而基于无线多
贝叶斯网络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不确定性推理方法,它为依赖关系和因果关系提供了一种自然而有效的表达方式。贝叶斯网络具备概率推理能力强、语义清晰、易于理解等技术特点,
图像处理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来处理、分析和理解视觉信息的一项技术。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图像处理技术研究和应用的领域正在迅速的延伸。一些具有高鲁棒性的图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