皱环球盖菇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lp94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皱环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Farlow)口感脆嫩,营养丰富,大田及林下栽培产量高、个体大、品质优良,但不易形成周年化稳定供应。因此,研究其工厂化生产技术是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市场均衡供应的有效途径。本文研究主要从无机营养、菌床优势菌、覆土材料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菌丝连接料量为指标,确定了皱环球盖菇箱栽条件下最适的接种量、菌种类型、栽培原料及辅助添加剂的用量范围。2.研究了8种无机盐和8种无机氮对皱环球盖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KH2PO4促生作用最为显著,其次是MgSO4,CON2H4效果最差。3.采用四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4种营养成分对菌丝连接料量的数学模型,确定了4种营养物质的最佳用量。即MgSO4 1.0275 g·kg-1,KH2PO4 2.3049 g·kg-1,NH4Cl 0.50 g·kg-1,NH4H2PO4 0.50 g·kg-1时,皱环球盖菇菌丝连接料量达到最大值12.12g·d-1。4.研究了皱环球盖菇栽培菌床中8株优势细菌和13株固氮菌对菌丝连接料量的影响,试验表明菌株X-3、X-13、X-14、X-24、G-12和G-16对皱环球盖菇菌丝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不同优势细菌用量组合进行优化。当培养料中优势细菌X-13,X-14,G-12,G-16添加量分别为29.58 mL·kg-1,32.20mL·kg-1,26.40 mL·kg-1,30.94 mL·kg-1时,皱环球盖菇菌丝连接料量达到最大值13.89g·d-1。5.箱栽条件下,田园土、腐殖土添加量分别为25%和15%时,出菇早,产量高。采用菌糠与田园土(质量比1:5)为覆土材料,每箱覆盖量4 kg时,子实体产量较高。
其他文献
立足于卫星导航与定位领域的研究现状,阐述了连续运行参考站网(CORS)的初步概念,对其概念的衍化和相关技术的发展作了简要叙述,介绍了其在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和建设现状,详细
Reinhard等人提出的经典图像颜色迁移算法,对普通场景的自然图像进行颜色迁移时有着显著的效果,而该算法用于文本图像迁移中,迁移后文本字体边缘存在弱化现象,视觉效果不佳。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针对文本图像的颜色迁移算法。通过对源图像和参考图像进行引导滤波增强,突出文字本身在图像中所占比重。利用增强后的源图像和参考图像,计算颜色迁移系数,使得文本图像的颜色迁移效果更加出色。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所提算法
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蓬勃开展,进行跨平台的电子公文交换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XML是为了解决互联网上数据交换的标准问题而设计的一种置标语言,将XML用于跨平台电子公
模糊化方法可以有效简化代数结构的复杂性。因而文中应用代数系统模糊化方法和模糊集水平截集方法,研究EQ-代数的模糊前滤子的性质及其生成方法。进而得到以下结果:引入了EQ-代
采用超声复合方法制备了磺化酞菁钴/钨酸铋纳米复合材料,以四环素为降解对象,考察了CoPcS/Bi2WO6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当磺化酞菁钴的掺杂质量为1%时,CoPcS/Bi2WO
目的探索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干细胞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SCF/C-kit)系统的变化及其与IBS-D免疫功能紊乱的相关性。方法 12只新生大鼠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6只
背景与目的:探讨倍半萜烯内酯化合物对人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tcinoma,NPC)细胞内核因子-κB(NF-κB)信号转导话化的影响。材料与方法:采用小白菊内酯(parthenolide,PN)作为受试物,
<正> 皱环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又名皱球盖菇、大球盖菇等。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南北美洲温带地区和我国西南地区。皱环球盖菇最早在欧洲国家获得人工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