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建立测定万古霉素血清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方法,用于临床常规血药浓度监测。(2)构建成年患者的万古霉素群体药动学(PPK)模型,用于预测患者用药后的稳态血清谷浓度。 方法:(1)血清样品以乙腈-6%高氯酸(1:6)沉淀蛋白,离心后取上清液直接进样;以替硝唑为内标,色谱柱采用ZORBAX SB-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磷酸二氢钾缓冲液(pH3.1)=10:3:87,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10nm,柱温30℃,进样量20μL。(2)收集接受万古霉素治疗的成年患者血样,用RP-HPLC法谱测定血清药物浓度,同时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体重、生化指标、合并用药等信息。以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 C)为评估肾功能的指标,应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法考察万古霉素成年患者中的群体特征,采用向前递加法建立全量回归模型,采用向后剔除法确定最终模型。(3)最终模型的验证评价采用图形结合统计学方法,根据模型拟合优度图(GOFs)评判模型拟合的优劣,以非参数自举(bootstrap)法考察模型稳定性和内部有效性,以正态化预测分布误差(NPDE)法验证模型预测能力。 结果:(1)替硝唑和万古霉素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1.141min和13.844min,标准曲线方程为Y=0.0926X+0.0046(r=0.9998,n=7),线性范围为1.0~64.0mg/L。低、中、高3个浓度(1.0、8.0、64.0mg/L)的相对回收率分别为104.52%、100.66%、106.50%,提取回收率分别为94.58%、93.22%、90.22%,日内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6.57%,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5.88%。(2)用115例患者的187个谷浓度数据,建立了成年患者的万古霉素PPK模型:CL=4.05×(GFR/56.64)0.678×θFKZ×e0.319mL/min,V=47.6L,θFKZ=1.33,其中肾小球滤过率(GFR)是影响万古霉素清除最主要的因素。(3)GOFs提示最终模型稳定有效,对数据拟合度较最简模型更高;Bootstrap法2000次自举成功,模型稳健率为100%,Bootstrap法验证参数中位数与最终模型参数估计值相对偏差小于5.0%,95%置信区间不包括零点;NPDE均值为0.1176,方差为1.007(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P=0.111,Fisher检验P=0.92,Shapiro-Wilks检验P=0.166,总调整P值为0.332),表明NPDE方差齐性且服从正态分布,模型的预测准确性高。 结论:(1)本研究建立的RP-HPLC法快速、简捷、灵敏度高,可用于万古霉素血清浓度监测;(2)成年患者万古霉素PPK模型具有良好稳定性,预测准确度高,可用于协助临床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