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河网与等高线集的协同综合方法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haoyo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图综合作为快速灵活的地图数据生产、更新技术和地图特征信息提取、可视化表达的重要手段,一直以来都是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科学领域具有挑战性的难点问题。在当前的综合研究中,虽然地图要素自身地理特性和结构特征对综合过程的指导和控制作用已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对不同地图要素间在地学意义、空间关系和属性关系上相互联系的忽略容易造成传统面向单一要素的地图综合结果之间出现各种空间和语义上的冲突。特别是对于河网与等高线集这两类数据量较大的基础性地图要素,对二者综合结果的大量后期编辑、修正工作严重制约了地图综合的效率。   本文试将河网与等高线集两类要素置于同一个综合框架下实施协同综合,以减少两要素综合结果间的相互冲突,提升综合质量与效率。在充分调研和总结现有地图河网与等高线集综合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两类地图要素间在地学特征上的关联关系及其特点,并从要素间基本空间关系、空间邻近关系、空间结构关系等方面讨论了两要素的具体关联形式。在此基础上,本文根据河网与等高线集协同综合的具体需求,介绍了协同综合中两要素空间邻近关系、空间结构关系构建方法和优化策略,并通过对谷地区域内等高线弯曲的提取和组织,实现两要素在数据和图形表达两个层面上的相互协同。并且根据河网层次化选取的结果,本文分别制定了等高线集的协同化简模型和河网的协同化简模型。最后,本文以陕西绥德地区1:50000地形图数据为实验数据,在向1:10000万比例尺的综合实验中,通过河网与等高线集协同关系构建实验、河网层次化综合选取实验以及河网与等高线集协同化简实验验证了河网与等高线协同综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其他文献
作物物候期研究对气候变化背景下从作物生长机理及过程等方面深入探讨农业适应性、制定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农业发展策略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旨在研究当前气候条件下我国近十几年
本研究以海口为研究范围,选定在海口居住半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的60岁以上,且自己及其子女在海口无房产的银发族为研究对象,探讨长宿休闲服务品质改善以提升银发族的满意度。通过
机关干部下基层挂职锻练是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多年来 ,这一做法不仅能使机关干部深入基层 ,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而且能使干部充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