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HSDPA中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研究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clovero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适应调制与编码(AMC)技术是以数据传输速率与误码率之间的最佳平衡为准则,在满足传输质量的要求下,根据瞬时信道质量状况,选择与信噪比相匹配的最佳调制编码方案来实现的,提供了可变的多级调制编码方案,因此获得了最佳的数据吞吐量。本文首先介绍HSDPA系统的基本原理及物理层结构,比较W-HSDPA与TD-HSDPA的异同;其次,分析无线通信中常见衰落的种类,仿真研究多普勒频移对信号传输的影响;研究信道估计以及信噪比预测技术,仿真分析了不同调制方案下的误比特率性能。本文重点研究自适应调制编码在HSDPA中的应用。在已有的MCS选择算法基础上,研究了信噪比和MCS切换门限的对应关系,提出了改进算法-基于信道估计的MCS选择算法,从而提供了根据信道估计情况选定合适切换门限的方法,仿真表明在平均吞吐量性能指标上,改进算法优于ARF算法。同时提出了一种MCS切换门限选择优化方案,在最低MCS方案下增加一个额外的门限,分析表明,新方案可以使门限选择效率提高。仿真验证了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了HSDPA下行链路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数据传输质量。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汽车的普及和道路的建设,城际间的经济往来更加频繁,人们活动的区域也越来越大,由此产生了交通拥挤、车祸增加、废气排放量增加等严重问题。智能交通系统的出现有
无线通信业务的多元化发展,使人们对交互业务的需求也在高速增长。交互业务用户满意度是受到上下行链路性能共同影响的,单独提高上行或者下行性能并不能使用户满意度得到有效
目前,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大,网络结构复杂度的提高,为保障网络的健壮性,网管系统对网络的综合管理越来越重要。网络告警是在网络构件发生异常行为时上报给网管系统的实时信息,
在未来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融合的发展趋势下,卫星网络作为这一体系的重要组成和衔接部分将逐渐受到重视和青睐,而国内外关于卫星网络的研究还不成熟,很多关键技术和核心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