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提出了“以市场换技术”的发展战略,并且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及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我国资源型区域引资工作发展迅速。外商直接投资(FDI)的进入不仅弥补了资源型区域转型跨越发展阶段的资金短缺,而且更重要的是带来了“一揽子要素”,其中最为关键的可能是技术溢出效应。然而,FDI的引进是否真正促进了我国资源型区域技术创新以及哪些因素影响着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发挥,是一个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重大课题。从现有相关文献来看,更多学者认为外资的进入促进了我国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二者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当然也有一些学者给出了不一致的观点。单就我国资源型区域来看,近年来其技术创新水平不断提高,引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表面上二者存在一定的正向关系,但我国资源型区域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究竟是外资的进入所驱动,还是其他因素促成的,特别是在FDI技术溢出效应与资源型区域技术创新相互作用过程中,制度环境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需要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进行探讨。本文在广泛研究及分析现有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选取以具有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优势的八个省份(黑龙江、河南、辽宁、内蒙古、四川、山西、陕西以及新疆)为研究对象。探讨制度变迁视角下,FDI技术溢出效应对资源型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理论层面,基于制度变迁的视角,从微宏观两个层面构建了FDI技术溢出效应与资源型区域技术创新的理论框架影响,包括由于资源型区域整体制度水平偏低,FDI技术溢出效应与资源型区域技术创新所受到的约束以及制度的不断变迁对二者的激励进行了分析。实证层面,采用1998-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静态面板和滚动面板回归,以考察制度变迁过程中FDI技术溢出对资源型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制度变迁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资源型区域的技术创新,但由于资源型区域整体制度水平偏低,限制了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发挥,且这种限制作用会随着制度环境的不断完善逐步缩小,同时FDI技术溢出与制度变迁二者的交互作用有效促进了资源型区域的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