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农业支出对促进资源向农村地区流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ma37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乡二元结构是一个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必经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城市偏向”政策使社会的资源不合理地向城市地区聚集,而资源的这种聚集很不利于农村的发展,在我国,也不例外,这种分割的体制阻碍了城乡资源合理地进行流动,限制了农村地区的健康发展,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财政农业支出是农村地区发展的资金重要来源之一,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必要的资源要素。本文对相关理论及以往文献研究进行综述,并对研究结论进行梳理,在资源势差、资源场理论的基础上,对资源向农村地区流动的内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试图对财政农业支出对促进资源向农村地区流动的机理进行探究,从外界环境、内部机制和中介条件三个方面来对资源向农村地区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类,通过资金流动和人才流动来反应农村地区资源流动的状况,建立经济势差、社会势差、市场机制、财政支出四个指标体系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在实证研究中,首先,通过建立资源流动与其影响因素的数量模型,分别以全国、东部、中部、西部的数据分析不同地区范围内,影响资源向农村流动的因素的不同影响程度,其次,从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出发,探讨配置结构对影响资源向农村地区流动的因素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结论如下:首先,现阶段,影响资源向农村地区的最大因素是农村地区的市场化程度;其次,全国范围内,不同地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资源向农村地区流动对财政农业支出的依赖性不同;最后,财政农业支出的结构不同,影响着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方面,反过来又会影响财政农业支出的效果。结合对资源向农村流动的理论规范分析,我们认为:一、资源向农村流动有其客观规律;二、提高农村市场程度是促进资源向农村地区流动的重要着落点;三、合理把握财政农业支出的规模和结构,才能发挥财政农业支出对促进资源向农村地区流动的引导作用。基于以上结论,最后我们提出相关建议:一、尊重客观规律,认清农村发展的形势,有针对性地使用财政支出手段;二、中央实行有地区差别的财政支出政策,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农村的投入;三、建立统一城乡市场体制,促进农村地区市场化水平提高。
其他文献
就业对劳动者个人、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就业是劳动者生存、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基本途径,就业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和衡量
水资源既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又是经济性的战略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业、各部门对水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水污染问题,人们对水质提出了更
韶关地属岭南,其地理环境、自然气候、人文习俗、民族迁移等造就了富有独特岭南山区风格的古村落景观和以客家建筑为主的建筑文化体系。对古村落景观和建筑文化的研究,有利于
近年来随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不断深入,学习者的个体因素在习得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愈加受到了重视,人们的重点由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
课堂教学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因此评价课堂教学是考察一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评价是伴随着课堂教学的出现而产生的,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起着至关
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已经深深植入每个人心中,是普遍存在的理念,历史实践证明,建立各种类型的森林公园是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最佳途径。本文以森林公园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
在建设国际交往中心背景下,对北京市5所高校共100名参加过2019“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服务的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以探究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结果发现,大
以中国藏民族为例,通过考察民族文学中文化身份意识的淡化乃至被遮蔽,经由觉醒到深化等阶段,以及这样的主体变化过程对文学的复杂影响,我们发现,民族文化身份意识中包含有民
中国的民间艺术根植于中华民族庞大的文化中,而中国民间女红图饰则在民间艺术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不仅为民间艺术壮大了力量,更为民族文化增添了绚丽
《蓝色狂想曲》是1924年格什温为“钢琴与乐队而作”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它为协奏曲注入了新颖的爵士语言,为爵士音乐开拓了交响化发展的道路,形成了“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