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学术上对情绪和理性之间关系进行探讨始于哲学对人性探讨之时,在此之前,这对关系在最初的精神产品——神话、宗教和自然哲学——中总体呈现一种从情绪到理性的过渡趋势。神话中体现了对情欲的看重,宗教则显示了自我的情绪和外在的规范之间的矛盾斗争,哲学则将神话和宗教形象地表达的世界的起源和人的起源转变为抽象的探索。古希腊哲学家对情绪和理性关系的认识,与他们对理性的内涵或本质的认识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对情理关系的不同见解及其演进实际上反映了他们对理性内涵的不同认识及其演进。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和斯多亚学派开创了最初的情理(情知)观。这一观点的演进从古希腊哲学开始,历经中世纪宗教哲学,近代哲学,进入现当代哲学和心理学领域。情理(情知)观依据其重视理性(认知)还是情绪,可以分为:重理类、重情类和情理并重类:依据其情绪中是否含有理性成分可以分为:情中有理和情中无理两类。我认为情绪和认知是人的心理独立的两种成分,但要产生任何一种理性行为必须二者共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