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V自救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x158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式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s,简称AUV)广泛应用在海洋调查、资源勘探以及军事领域,是当今机器人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研究方向。一台自主式水下机器人的研制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每次下海实验或作业所获得的数据资料也具有极大价值。由于工作环境的复杂性,水下机器人时常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险,如果这些危险得不到有效处理和控制,就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面对复杂的水下工作环境,有效且可靠的AUV水下自救技术,已成为自主式水下机器人研制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的研究目的是设计和实现一种基于行为的AUV自救控制系统。该自救控制系统不仅可以有效的处理AUV在水下可能遇到的故障和危险情况,同时还应该具有可靠性高,易于扩展等特点。本文内容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部分,首先介绍了当前国内外自主式水下机器人及其自救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探讨了自救控制系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介绍了自救控制系统的应用平台——“C-Ranger”号AUV。然后分析了基于行为的控制系统结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C-Ranger”号AUV的自救控制系统结构和基本方案,并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基本的自救方案进行了仿真。之后详细介绍了AUV自救控制系统的硬件实现,最后介绍了AUV自救控制系统的软件实现。
其他文献
中继协作通信技术可以给系统带来巨大增益,因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无线中继网络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技术,可以在不损失分集增益的前提下有效地改善中继网络的传输速率和吞吐量,
压缩编码技术对图像处理中大量数据的存储和传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静止图像压缩标准JPEG2000采用离散小波变换(DWT)和优化截取的内嵌码块编码算法(EBCOT),获得了码流组织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以计算机技术、芯片技术和软件技术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成为当前研究和应用的热点,各种应用嵌入式技术的产品将越来越向着网络化、智能化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在各个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在这项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仍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标签碰撞问题就是制约RFID技术实用化
为了满足用户需求,LTE-A下行链路使用多天线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技术,可以在不增加系统带宽的前提下成倍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频谱利用率、系统容量和数据传输速率。然而由
超宽带雷达是指相对工作带宽大于或等于其中心频率20%的雷达,是一种新的雷达体制,它具有高的距离分辨率、低截获概率、抗干扰、反隐身、抗多径和特有的穿透力等常规雷达难以
近年来,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给视频和音频信号的处理和存储带来了一次革命,表现为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和存储。这也随之带来了数字信息处理量过大的问
井地电磁法(Borehole-surface Electromagnetic Method)是一种在井中有限长导线中供以大功率交流电,在地面接收电磁响应的电磁勘探方法。相对于航空电磁法和地面电磁法而言,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广泛应用于数据监测与分析等领域,DSP作为现代主要的信号处理技术,在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中起到关键作用,本文选用高性能的DSP芯片,使系统具备采集数据并实
在现代社会中,烧碱作为重要工业原料,在经济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广泛应用于石油、造纸、纺织、印染、洗涤等行业中。西部地区有丰富的盐矿,可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转化为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