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镍铬合金在口腔中的安全应用日益受到关注。本研究试图采用温度循环机以及设计一种新型动态牙合力加载装置,在两种pH值的人工唾液条件下研究温度变化和牙合力因素对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三种镍铬合金中镍离子释放的影响。以上述实验的镍离子释放量为依据,计算出下颌第一磨牙镍铬合金全冠暴露时可能释放出的镍离子总量,并以此作为细胞实验的镍离子浓度,通过镍离子与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共培养,探讨镍离子对细胞的损伤效应及其相关机制;同时,通过对大鼠连续灌胃90d,研究镍离子对生物体亚慢性全身毒性影响,最终为镍铬合金在口腔修复的安全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选用三种镍铬合金材料(上齿牌、Stellite及BEGO),铸造形成14mm×14mm×1mm矩形试样。以静态浸泡为对照组, 5℃~55℃温度循环500次以及10200次牙合力加载为不同的实验组,分别放入pH2.3和pH7.0的人工唾液中。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测定各组释放到人工唾液中的镍离子浓度。根据镍离子释放量,换算获得近似于下颌第一磨牙表面积的镍离子释放浓度,将其与牙龈成纤维细胞共培养后,检测细胞活力的改变、细胞的凋亡和坏死、细胞色素C氧化酶和Caspase-3蛋白的活性。最后,将一定剂量的镍离子对SD大鼠进行连续90d灌胃后,检测大鼠血生化及血常规的变化,并进行全身脏器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结果:同种镍铬合金在pH2.3的人工唾液中释放的镍离子量均远大于在pH7.0的人工唾液中的释放量。在pH2.3的人工唾液中温度变化和牙合力加载的因素能促进镍铬合金中镍离子的释放,而在pH7.0条件下则反之。无论在何种条件下,Stellite镍铬合金中镍离子的释放量均少于其它两种合金。一定浓度的镍离子能抑制牙龈成纤维细胞的活力,引起细胞凋亡率和坏死率的升高,降低细胞色素C和增强Caspase-3的活性。镍离子对SD大鼠的体重、血生化和血常规均没有影响,全身各脏器也基本未见组织病理学上的异常表现。
结论:无论是温度循环还是牙合力加载,酸性环境能够明显促进镍铬合金中镍离子的释放,这与温度变化和力学作用增大了人工唾液和镍铬合金之间的电位差有关;反之,中性环境能抑制镍铬合金中镍离子的释放,这与上述电位差的减小、促进了镍铬合金表面的钝化有关。一定量的镍离子可以引起牙龈成纤维细胞的损伤,其机理是通过激活细胞色素C/Caspase-3通路导致细胞凋亡。在本实验条件下,镍离子对SD大鼠未表现出亚慢性全身毒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