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链球菌溶血素对细菌毒力的影响及诱导RAW264.7细胞凋亡的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fl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溶血素(pneumolysin, PLY)是肺炎链球菌一个重要的毒力因子,具有溶细胞活性、补体激活和诱导细胞凋亡等多种生物学功能,但其具体在细菌感染宿主的哪些环节发挥作用,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通过比较Ply全基因缺陷菌株与野生菌株在定植、侵袭及血中存活能力的差异,确定PLY在细菌感染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具体环节。结果显示,PLY在细菌损伤肺组织、突破肺部毛细血管屏障中具有重要作用。而近期研究显示,在肺炎链球菌导致的肺部损伤中,PLY的细胞凋亡诱导作用较其细胞毒性作用更强,但具体涉及哪些类型细胞尚不清楚。由于肺部巨噬细胞是这一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已有研究显示PLY可诱导巨噬细胞的凋亡,提示PLY诱导肺部巨噬细胞的凋亡可能是其至肺部损伤、帮助细菌侵袭入血的一个重要因素。虽有研究显示这一过程依赖于TLR4,但其具体的分子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因此,本研究后部分实验就以小鼠肺泡巨噬细胞RAW264.7为模型细胞,探索PLY引起巨噬细胞凋亡的具体分子机制,为深入阐明肺炎链球菌PLY的致病分子机制提供有价值的实验证据。方法采用长臂同源多聚酶链反应(Long flanking homology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LFH-PCR)方法构建溶血素缺陷菌株,利用小鼠体内实验研究溶血素对细菌毒力的影响;利用纯化的PLY蛋白处理RAW264.7细胞后,通过倒置显微镜的细胞形态观察,MTT增殖实验,DNA Ladder分析,流式细胞检测等鉴定细胞凋亡;通过ELISA检测Caspase-3、8、9活性,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分析Bax、Fas、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Ply缺陷菌。该缺陷菌株入血时间(6h)明显晚于野生菌株(2h),且各时间点的菌量均显著低于野生菌株,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缺陷菌株腹腔感染小鼠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8天,野生菌株中位生存时间为3天,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溶血素处理RAW264.7细胞后,倒置显微镜可见RAW264.7细胞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MTT增殖实验显示溶血素对RAW264.7细胞有明显增殖抑制作用,而且呈现出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0.5 ug/ml PLY蛋白处理RAW264.7细胞24h和48h的早期凋亡率分别为7.42%和15.64%,1ug/ml PLY蛋白处理RAW264.7细胞24h和48h的早期凋亡率分别为43.33%和55.43%(P<0.05);琼脂糖凝胶电泳染色体DNA可见典型的凋亡“梯状”条带;溶血素处理RAW264.7细胞后,发现Caspase-3、8、9活性均增高;且凋亡相关蛋白Bax、Fas表达增高,Bcl-2表达降低(P<0.05)。结论肺炎链球菌缺陷溶血素Ply基因后,细菌的侵袭能力和血中生存能力显著降低,提示PLY在细菌损伤肺组织、突破肺部毛细血管屏障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可能涉及诱导肺泡巨噬细胞的凋亡。对RAW264.7细胞凋亡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溶血素可以在体外诱导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细胞的凋亡,其诱导凋亡的机制涉及死亡受体/Fas途径和线粒体途径的双重调控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自主?合作?探究”式課堂是要求教师敢于放的,通过放,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引导者。但在应试教育还存在的情况下,实践中 的很多教师却不敢放。他们担心课堂时间有限,放出去就收不回,完不成教学任务;或者担心放出去,知识点、训练点不能落实;因此,相当一部分教师明知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的先进性,还是抛弃了它,仍然坚守着习惯的“填鸭式”教学。实际上,
摘要:在新課改的实施下,加强审美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美术欣赏
期刊
近来有人对光纤通信的发展情景,有些困惑。其一,在2000年IT行业的泡涞使光纤通信的生产规模投入过大,生产过剩,IT行业中许多小公司倒闭。特别是光纤,国外对中国倾销。其二,有人认为
摘要:在美術欣赏课的教学方法中,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的引导尤其重要,本文就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美术作品,以及如何激发学生对美术欣赏课的兴趣,作一简要探讨。  关键词:高中美术;欣赏;课堂教学;策略;审美价值;评价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大有可为的。在教学方法的问题上,我们特别强调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历史的方法,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中心,让历史课堂灿烂起来,使学生爱学历史,在学习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掌握开启历史之门的金钥匙,成為能够认识历史的真正主人。
内容不恰当的演示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再创造思维;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创设教学情境的同时有时也会无意扼杀课堂的生动性:淡化了语文课堂上师生情感的交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规
摘要:教育是知识传播和应用的主要条件或手段,学校是造就人才的摇篮。新时代的学生,已不再属仅要填满知识的容器,而是一支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职责在现今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极力思考。”我们要当点火者而非灭火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愉快活泼地成长,成为真正灵动智巧的人才。而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极强的知识与能力融合的学科,在塑造人才方面,亦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其间如何培养学生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