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海拔差距巨大,坡地面积较之平地面积也更为广大。出于开发生存空间、获得坡地资源以及对自然的回归等因素的需求,人类的坡地建筑活动已变得越发重要。纪念性建筑是文化建筑的一种重要类别,具有强调精神功能,突出纪念性等自身的建筑特点。在营造纪念性场所的过程中,外部空间作为连接城市空间和建筑内部空间的媒介,其塑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坡地地形下,因为空间上增加一个垂直方向的维度,在纪念性建筑外部空间设计中若能对其加以巧妙利用,将形成层次更加丰富,纪念性更强的外部场所。本论文以坡地纪念性建筑外部空间为研究对象,系统讨论在坡地地形条件下对纪念馆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的制约和依据,发掘出坡地地形下的积极因素,并依此影响设计构思,总结出可行的设计方法以指导实践。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介绍研究背景,阐述研究目的和意义,通过对基本概念的诠释界定研究的范围,并确定研究方法和工作框架;第二部分为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二章对坡地、外部空间、纪念性建筑的概念进行解析,针对坡地的特征、外部空间的构成和秩序组织以及纪念性建筑的分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第三章在第二章的基础上,清晰解析了坡地纪念性建筑外部空间这一研究对象,并创新性的提出该对象的分类;第三部分为四、五、六章,是文章主体部分,第四章具体阐述了基于实体空间建构的五种类型坡地纪念性建筑外部空间的设计策略;第五章具体阐述了基于场所精神营造的坡地纪念性建筑外部空间的设计策略;第六章结合笔者自身的建筑实践案例深入分析坡地纪念性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策略在实践中的应用。第四部分为总结和展望,对研究成果进行概括性的总结归纳,希望从坡地营造的角度入手,通过对纪念性建筑外部空间的研究来分析了解新时期纪念性建筑的新特点,为以后纪念性建筑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帮助,并对纪念性建筑及其外部空间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