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水资源短缺加剧、水污染日益严重和工业生产装置运行周期延长,对工业水处理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促进了水处理药剂的迅速发展。新型、高效、多功能的水处理药剂已经成为人们竞相开发的热点。但对于阻垢机理的研究投入很少。通过对阻垢机理的研究,可以开拓循环水阻垢新思路,寻求阻垢的新的环境友好型途径,同时为制定新的简便可行的静态阻垢方法提供理论参考。本论文通过系列实验室试验,对现有的部分阻垢剂的性能做了考察,找出了适合一般工程需要效果较好的阻垢剂复配的配方,并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求了结垢及阻垢机理。本实验中选用的阻垢剂有目前常用的膦酸系、聚羧酸系以及磺酸系三种类型的阻垢剂,包括羟基亚乙基二膦酸(HEDP)、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EDTMPS)、氨基三亚甲基膦酸(ATMP)、多氨基多醚基四亚甲基膦酸(PAPEMP)、水解聚马来酸酐(HPMA)、聚环氧琥珀酸(PESA)以及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AA/AMPS)共七种阻垢剂。本论文对以上阻垢剂和它们之间的两两复配分别进行了传统静态碳酸盐沉积法和静态极限碳酸盐硬度的研究,找出了适合一般工程需要效果较好的阻垢剂复配配方。静态碳酸盐沉积法实验中发现阻垢效果最好的阻垢剂是PAPEMP,并最后确定PAPEMP-AA/AMPS 2.5:2.5(mg/L)复配配方为2.5倍浓缩倍率下效果最好的配方。然后用其他的静态阻垢评价方法:鼓泡法和pH位移法重新对阻垢剂阻垢效果做出了评价,同时对成垢晶体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对晶体的生长过程也用显微镜进行了记录。发现不同类型的阻垢剂其阻垢机理不尽相同。但总体来说,晶格扭曲程度越大,则阻垢效果愈好,证明了前人“阻垢剂有晶格扭曲之效应”的观点。同时分析了影响阻垢的其他机理:阻垢剂的阈值效应和络合增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