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素质本质上是指一个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所获得的,内化的和相对稳定的对创新活动发挥关键作用的心理特点和基本品质。创新素质是个人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多种心理因素所构成,具有复杂的结构。本研究通过深入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认为,创新素质的结构应包含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格三部分。创新意识是个体对创新的认识,由创新引发的情绪反应,以及为创新活动所做的准备;创新能力是个体创造某种符合国家、社会或个人价值需要的具有革新性或独创性的产品所具备的主观条件;创新人格是内在、持久、稳定地促使个体取得创新的人格特征。本研究的目的旨在确定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结构维度,编制测量大学生创新素质的调查工具,藉此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现状特征进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开发课程操作方案,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的实验设计验证其对创新意识整体及各维度开发的有效性。本研究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1.大学生创新素质主要由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格三方面构成。其中大学生创新意识包含3个维度,分别是创新认识、创新情绪、创新准备;大学生创新能力包含3个维度,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大学生创新人格包含4个维度,分别是机敏独特、求真务实、果敢自立、进取张扬。2.本研究编制的大学生创新意识调查问卷、大学生创新能力调查问卷和大学生创新人格调查问卷具备较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评价和检验大学生创新素质的依据。3.比较而言,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水平稍高,创新人格水平一般,创新能力水平最低。4.不同性别、不同学校层次、不同年级以及不同学生干部经历的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和不同学生干部经历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存在差异;不同性别和学生干部经历大学生的创新人格存在显著差异。5.通过培养开发,大学生的创新认识、创新情绪、创新准备以及创新意识整体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