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酸氧铋复合光催化剂脱汞实验与理论研究

来源 :上海电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gsdr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伴随着化石燃料的开发和使用。其中,煤炭的大量燃烧产生各式空气污染,为国民生产生活环境带来恶劣影响。而在燃煤烟气中的重金属汞污染,由于其剧毒性、生物累积性等受到广泛关注。在燃煤烟气中含量最多的气态单质汞,其化学性质稳定且不溶于水,是汞污染控制的关键。相比较于传统的吸附法和热催化法,采用光催化技术更加高效、稳定且无二次污染,正日益受到研究者们青睐。本文选择具有独特层状结构的碘酸氧铋半导体光催化剂作为脱除烟气单质汞的活性组分,采用具有高比表面积和独特微观结构的石墨烯、碳纳米管作为催化剂载体,制备碘酸氧铋复合光催化剂并进行了相关应用基础研究。本文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石墨烯负载碘酸氧铋光催化剂,对样品进行一系列表征分析与烟气单质汞脱除实验。石墨烯较高的比表面积有利于烟气中的反应物附着,同时大片层石墨烯纳米片有利于活性组分碘酸氧铋晶体的分散。复合样品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氧化单质汞性能,在可见光下最高效率可达88.5%。石墨烯的引入将导致复合体系禁带宽度缩短,而自由基捕获剂实验则揭示了光生空穴在单质汞催化氧化中的关键作用。采用一步水热法在碳纳米管载体上原位结晶碘酸氧铋晶体,形成碳纳米管负载碘酸氧铋光催化剂,并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分析和烟气单质汞脱除实验。结果显示碳纳米管是制备碘酸氧铋复合催化剂的优良载体,碳纳米管的存在不会影响碘酸氧铋的结晶。烟气单质汞催化氧化效率最高可达83.6%。碳纳米管线提供的丰富孔道构造有利于反应物的吸附,同时促进光生电子向碳纳米管的迁移。进一步地,借助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对燃煤电厂烟气汞脱除机制进行了探索。构建碘酸氧铋/石墨烯异质结模型,验证了碘酸氧铋与石墨烯形成异质结的理论可行性。通过能带结构和态密度分析,揭示了导带底部碳掺杂能级的贡献是石墨烯负载碘酸氧铋复合体系禁带宽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异质结界面附近增强的局部电场有利于光生电子向石墨烯的迁移,而价带位置富集的光生空穴则有利于单质汞的催化氧化,理论计算结论与实验结果相一致。本文还基于过渡态搜索理论对传统SCR催化剂活性组分用于催化氧化单质汞的可行性,以及飞灰未燃尽碳表面活性氯增强单质汞脱除的机制进行了探究。本文为燃煤电厂烟气重金属汞污染控制,以及研发高效铋基复合光催化剂等领域提供基础数据与参考。
其他文献
仿生设计是人类进行创造性活动与自然衔接的通道,是最具生命力的创新设计方法之一,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是师法自然源于自然生物的智慧,是启发人类创新的重要动力,自然而然
包头至银川的高速铁路(包银高铁)是国家规划的“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北京至兰州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北连接东北、华北的交通大动脉和经济大通道。包银高铁的修建与开通,
汞离子(Hg2+)的暴露对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目前对痕量Hg2+测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研究基于T-Hg2+-T理论合成一种Au-DNA成膜基底,利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实现测试水
由煤氧复合学说可知,煤结构中的小分子活性官能团与氧复合是导致煤炭发生自燃的直接原因。某些有机溶剂能对煤中的官能团产生萃取作用,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萃取余煤和原煤样在氧
在光谱研究中,更高的信噪比和更好的光谱分辨率始终是研究者的一个重要追求目标,因为它们能够减少光谱采集时间从而极大提高研究效率。表面增强技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拉曼、红
随着我国煤矿开采设备和技术的不断发展,煤矿开采的效率飞速提升,综采工作面的更换频率日趋上升,由此液压支架的回撤和安装也越来越频繁。而机械化程度较高的液压支架回撤设
在活性污泥处理处置中,厌氧消化能实现污泥的稳定化、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预处理可以促进其效率的提高。低温热-碱预处理被证明是一种效率高、操作可行性强的预处理方法
镉(Cadmium,Cd)是环境中主要的重金属污染物之一,其毒性较大,蓄积性强,能够在生物体中传递、积累,造成生物有机体中细胞氧化损伤、细胞凋亡、组织坏死等一系列负面效应,从而
离子液体(Ionic liquids,ILs)是在绿色化学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溶剂,它是一类由阴阳离子构成的、在室温或近室温状态下呈现液态的盐类化合物。离子液体具有蒸气压极低、
本文主要研究了黎曼流形中完备非紧子流形上非平凡L2调和1-形式的非存在性问题.特别对双曲空间中具有常平均曲率的完备非紧子流形,在其无迹张量模长有界的条件下得到了非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