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功能强大、使用便捷的图像处理软件被广泛使用,编辑和篡改图像已经变得很普遍。JPEG压缩作为目前主流的图像压缩标准,大量图像会以JPEG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功能强大、使用便捷的图像处理软件被广泛使用,编辑和篡改图像已经变得很普遍。JPEG压缩作为目前主流的图像压缩标准,大量图像会以JPEG格式存储。在现实情况中,篡改者大多会使用图像编辑软件对图像进行操作然后再保存为JPEG格式,所以非对齐JPEG重压缩在图像篡改中非常常见。基于这样的事实,非对齐JPEG重压缩检测在数字取证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虽然对于非对齐JPEG重压缩的检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功,但大多数技术是在灰度域或单一彩色通道中实现的,导致了彩色图像特征在通道相关性和色彩等信息的丢失。这些技术的设计也只适用于估计整个图像的压缩历史,忽略了相对较小的重压缩区域。此外,当第一次压缩质量因子(QF1)大于第二次质量因子(QF2)时,现有方法无法有效检测第一次JPEG压缩产生的块效应。针对这些情况,本文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彩色图像特征信息缺失以及块效应检测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球坐标系幅值-幅角特征的非对齐JPEG重压缩检测方法。在方法中,首先使用球坐标将三种颜色通道(RGB)进行组合,并构成一个幅值和两个幅角,从而充分利用了彩色图像信息和通道之间的相关性。然后提出优化像素差异用来检测给定的JPEG图像,由此产生的统计差异可以在QF1>QF2时,依旧能够很好地表征第一次压缩的块效应。最终,在幅值和幅角上得到了一个新的特征集即幅值-幅角特征,用于判别给定的图像是否被篡改。通过大量实验表明,该方法优于大部分现有方法。(2)针对小尺寸彩色图像的重压缩检测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四元数离散余弦变换(QDCT)域改进马尔可夫模型的非对齐JPEG重压缩检测方法。首先将重构后的彩色图像映射到QDCT域,然后针对四元数马尔科夫的转移概率矩阵提出了一种新的特征选择方法,从而改进马尔科夫模型并且得到了马尔可夫幅值特征和马尔可夫幅角特征,这些特征不仅可以捕获块QDCT系数之间的块内相关性,而且可以提高实时计算效率。最终,该方法在小尺寸彩色图像即像素为64×64上实现了非对齐JPEG重压缩检测,检测结果依然优于现有方法。
其他文献
2016年7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三个部门共同联合颁布了《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标志着特色小镇的建设开始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培育和发展特色小镇是我国当前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加快特色小镇建设也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与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我国关于特色小镇建设的学术研究多关注于东部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高等教育不断发展与完善的骨干力量。当前明确高校辅导员应该具备哪些与岗位相匹配的胜任力是高校辅导员队
巨磁阻抗(Giant Magneto-Impedance,GMI)效应指的是在较高频率的交变电流激励下软磁材料的交流阻抗随着外部施加磁场的改变而发生显著变化的现象。与基于霍尔效应、磁通门现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以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范化和完善化的要求日益迫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治经济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的这一重大的、创
近些年,我国的通信技术取得了迅速的发展,所需传递的信息量,也日益增多,为此,有关信息方面的要求,也变得不断提升。在诸多信息载体中,图像凭借着包含信息丰富的独特属性,使之在信息交互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在图像信息交互环节,图像质量就受到极大的重视,所以,对于图像视频信息的应用而言,对图像质量评价技术进行研究,无疑就有着十分显著的意义。当前,有关图像质量的评价方法,主要有主观与客观两种。对于前者,就
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产业的高速发展,使智能电子设备走进了千家万户,随着智能电子设备不断向微型化、便携化、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也对其中连接半导体和电子元器件的封装材料
21世纪已经迈进了一个智能化的世界,智能这个词渗透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最普通的智能手机、智能家居到近期热门的无人驾驶汽车,无一不显示出智能应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但
毫米波天线结构小、频带宽,能够实现窄波束、高分辨率并抑制多径干扰,同时在恶劣战场环境下衰减较小,被广泛应用于精确制导、低角跟踪雷达、机载成像雷达和卫星通信等诸多领
随着视觉技术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人机交互的要求越来越高。与传统的人机交互方式相比,基于人体生物特征的交互方式显得更加简便灵活。手势作为人类的第二语言,具
社交网络和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引发对行业、经营模式、交流方式的颠覆,因此企业办公平台必须适时做出转型与升级,快速实现由流程驱动向信息驱动的跨越,才能适应在新兴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