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形貌硫化锑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ancuo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采用回流法,水热法,制备了不同形貌和尺寸的硫化锑纳米材料,并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纳米硫化锑可能的形成机理及其光催化性能。Sb2S3是一种层状结构的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在热电冷却技术、太阳能利用以及红外区的光电子学等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潜在应用。本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回流法合成硫化锑纳米棒;多元醇回流合成不同形貌的硫化锑纳米结构;水热法合成硫化锑纳米棒。并分别了研究合成产品的光催化性能。以三氧化二锑和硫粉为原料,硼氢化钠作还原剂以及乙二醇为溶剂,采用回流法在185℃下反应15 h成功制备了Sb2S3纳米棒。用XRD、EDS、SEM、TEM、HRTEM、SAED以及UV-Vis等手段对所制备产品的晶型、成份、形貌和光学特性进行了表征;以太阳光为光源、亚甲基蓝为目标降解物评价了Sb2S3纳米棒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经185℃回流15 h可得到直径为75110 nm、长度达25μm的正交晶系的Sb2S3单晶纳米棒。经计算,其晶胞参数a=1.123 nm, b=1.136 nm, c=0.383 nm。UV-Vis分析表明,Sb2S3纳米棒为半导体材料,其带隙能量为1.52 eV。光催化性能测试表明,所制备的Sb2S3纳米棒在太阳光下对亚甲基蓝具有较高的光催化降解率,经20 min降解,亚甲基蓝的降解率达85.07 %,表现出较强的可见光活性。另外,还讨论了Sb2S3纳米棒可能的形成机理。以三氯化锑、硫粉和硼氢化钠为原料,在不同的溶剂和合适的反应条件下,采用回流法合成了多种形貌的硫化锑纳米材料。用XRD、EDS、SEM、TEM、HRTEM、SAED以及UV-Vis等手段对产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能合成出不同形貌的硫化锑纳米结构,包括棒状、稻草状、蝴蝶结状、菊花状、薄片状、空心球状。光催化性能测试表明Sb2S3纳米材料在太阳光下对亚甲基蓝具有较高的光催化降解率,仅20 min降解,亚甲基蓝的降解率达85.01 %,表现出明显的可见光活性。此外,还讨论了Sb2S3纳米材料可能的形成机理。以硫代硫酸钠和氯化锑为原料,聚乙烯醇为辅助剂,采用水热法在180℃下反应20 h成功合成了Sb2S3纳米棒。用XRD、EDS、SEM和UV-Vis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产物是正交晶相的Sb2S3,其晶胞参数为a=1.120 nm, b=1.135 nm, c=0.385 nm,直径为70120 nm,长为达数微米。UV-Vis分析表明,Sb2S3纳米棒为半导体材料,其带隙能量为1.53 eV。光催化性能测试表明:所制备产物在太阳光下经20 min降解,对亚甲基蓝光催化降解率达86.68 %,也具有较强的可见光催化活性。
其他文献
摘要:《可编程控制器课程》是机制类专业的选修课,本文针对机制类学生普遍把“机”“电”分隔开的现象,提出把《可编程控制器课程》与机制专业课相结合,通过改革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可编程控制器课程》的兴趣。  关键词:《可编程控制器课程》 机制专业  可编程控制器作为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工业控制装置,以其高可靠性和高灵活性被广泛运用于机械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中。这就要求机制专业学生紧贴时代脉搏,把“电
“年轻的时候,总想去沙漠的另一边看看,其实去过才知道,沙漠的另一边也是沙漠,和这里并没有什么不同。”-《东邪西毒》致自己  2013到2015年,由于工作原因我在埃及呆了兩年。我住的尼罗河边的房子里有一扇落地朝西的窗,开罗总是不下雨,太阳总是升了又落。每次金色夕阳映着尼罗河水透过窗子照在我的身上,远处的沙漠和金字塔若有若无,我都能够感受到自己内心如此平静。即便这两年的过往注定是我生命中不可磨灭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