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我国征地补偿安置问题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i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土地征收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自1998年以来全国有近亿亩耕地被征用,与此相伴随的是将近有4000多万农民成为失地农民。由于我国征地制度改革滞后,征地补偿偏低、安置措施不到位、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等问题,这些失地农民论为“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本,是他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他们基本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国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强制性的征收农民土地,在土地征收中农民的利益却因此受到了损害,因征地问题引发的群众上访事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征地补偿安置问题是当前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怎样征收土地?如何合理的补偿、安置失地农民?制定怎样的相关政策来解决失地农民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这些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因素。鉴于此,本文从失地农民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我国征地补偿安置问题进行研究,除导论部分主要阐述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外,本文共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简要的介绍了征地补偿安置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为本研究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是比较、借鉴国内外一些关于失地农民补偿安置的先进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征地补偿安置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部分主要介绍我国部分地区较有特色的安置方式,分析各种安置方式的利弊并提出改善对策。第四部分为本文的实证部分,结合四川省绵阳市环境治理项目的案例,对该项目的征地补偿安置措施展开一系列的实证分析。最后,结合我国的国情,构建失地农民“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保障模型,提出完善我国征地补偿安置的对策建议,保障失地农民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统筹、协调的发展,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1998年6月以来,我科采用经皮胸腔内埋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38例,取得较好疗效,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8例男23例,女15例;年龄23.82岁,平均年龄51岁。原
<正>在公立医院改革进程中,医院托管是其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关岭县人民医院是本院的第一家县级托管医院,也是本省首家托管方式的医院。托管就是指委托具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企
传统的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方案的制订通常以会诊方式,需要群体专家对所有可能的备选治疗方案进行讨论与决策,增加专家主观疲劳,且缺乏针对群体治疗智慧涌现方法的探
根据现有的数据,自杀是许多国家人群中前十位死因之一,同时是15~34岁人群中第2~3位的死亡原因[1].据估计,每年至少有10倍于自杀死亡的自杀未遂者需要医疗救治.在许多国家,自杀
本文总共分为三部分:引言、正文、结语。引言部分是文章的总起,为本文选题意义的概括。引言部分简要概述了我国税收现状以及《刑法修正案(七)》出台前后逃税罪的规定,并提出
媒介融合是顺应时代与科技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带来了人类信息传播形态的改变,使信息传播过程注入了新鲜元素,信息的传播、利用效率得以提高,从而促进了人类信息传播的又一次
2008年9月暴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增长出现了加速回落,2008年11月和12月,全国进出口总值开始表现为负增长。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国家采取了“双松”政策,即宽松的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