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案件刑事和解实证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nny_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社会矛盾比较突出,中央和地方都在积极寻求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方法,而刑事和解作为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方式之一,受到了各级检察机关的高度重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前提下,作为恢复性司法之一的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正如火如荼地发展;交通肇事作为一种过失犯罪,主观恶性一般不大,情节相对较轻,为了更好地消除社会矛盾、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刑事和解制度在交通肇事案件中的运用日益普遍。但是,随着我国车辆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交通安全形势日益严峻,每年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居高不下,加之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毕竟发展得不够成熟,实践操作中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何规范与完善刑事和解制度在当前交通肇事案件中的运用,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显得非常迫切与必要。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全文约二万字。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催生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政治背景、法律背景,特别是实际调查了解到的实施情况,最终促成作者以此为题展开实证研究。第二部分是以选择的Y市检察机关在2007年至2009年三年间办理的所有交通肇事案件的调查统计为基础,客观介绍了实践考察当前Y市检察机关在办理此类案件过程中实施刑事和解的基本情况(包括案件处理中的审查审批、公开听证、人民监督员监督等基本程序步骤、所取得的一些有益经验)和社会各界对实施刑事和解的反映与评价,为刑事和解制度的建立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第三部分是对交通肇事案件刑事和解中存在的有关问题的探讨。分别从对公共安全利益重视程度不够、实施刑事和解案件掌握标准随意性过大、对部分案件的处理存在“先入为主”的定向思维、刑事和解的方式过于单一、刑事和解听证程序完善和刑事和解过程中的权利保障问题等六个方面进行了仔细的考察、探讨、论证,对下一步规范和完善交通肇事案件刑事和解制度指明了方向。第四部分是根据实践考察经验,对刑事和解制度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建立完善建议。其中紧密结合当前交通违法行为过高和酒驾猖獗等热点提出了交通肇事犯罪的立法建议,其次对刑事和解配套制度的建立、交通肇事案件刑事和解范围的限制、刑事和解听证程序的规范与完善、刑事和解制度的继续深化等进行了详细论述,为刑事和解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小学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脚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着力点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点。当前,中小学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主要陷入“放任式、精英式和包办式”三个方面的困境。对此,建议中小学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要在班主任的主导下,在课程目标上突出主题的教育性,在课程内容上凸显内容的真实性,在课程实施上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课程评价上重视评价的形成性,以构建系统化、规范化的班
[摘 要]民族地区农村学校体育与传统体育文化是推动民族村寨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研究者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逻辑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民族地区农村学校体育与传统体育文化的互动发展为研究对象,分析两者的互动关系解构,探讨其互动效应并提出了互动发展策略,旨在促进两者共同发展,为进一步落实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民族地区;农村学校体育;传统体育文化;互动发展  民族地
本文采用动作功能性筛查(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简称FMS)对北方民族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男生功能动作进行筛查,分析测试结果,提出身体功能训练纠正的训练方法。以53名北方
加强体育产业监管力度,体育产业标准化的制定,成为推进体育产业迅速发展的重要手段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本文对体育产业中体育服务业标准化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制定
[摘 要]近代以来,受诗性精神失落、功利主义渗透以及人文理想缺失等因素的影响,传统诗教的文化品性被逐渐遮蔽,迫切需要对其进行“澄明”。为此,需要充分发挥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与先导性作用,通过从整体上进行儒家文化的再创造,唤醒师生具有人文意识的诗性精神,实现传统诗教的现代转化,以及渗透于美育与德育实践等途径,促成传统诗教文化品性的生成。  [关键词]传统诗教;传统文化;文化品性;儒家文化  传统诗教是一
在分析比较语音共振峰、LPCC、MFCC与Bark谱等语音特征参数的基础上,选择了Bark谱作为普通话水平客观测试中的韵母评测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其语音区分能力优于其他特征.根据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