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家庭作业存在的问题——以X市六所农村小学为例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ku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作业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要内容。因此,中小学家庭作业研究一直被教学理论和实践领域所关注。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发现关于家庭作业的相关研究大多数以城市为研究对象,对农村学校家庭作业的系统深入研究相对较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成了重中之重,同时提出“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那么,农村小学家庭作业的现状如何?具有怎样的特殊性?影响因素又有哪些?如何加强研究并优化?这便是本研究的基本意图和思路。  本研究以山东省X市六所农村小学为调查对象,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问卷主要借鉴参考陕西师范大学博士任宝贵《小学家庭作业情况调查》(学生卷),并进行了必要的调整。调查对象为X市六所农村小学的314名学生。访谈部分分别选取了六所学校的六位教师、家长、学生进行访谈。最后,综合分析学生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教师访谈结果、家长访谈结果,保证了调查结果的全面性、可靠性。  研究结果显示,在家庭作业方面,总体上呈现出合理的一面,家庭作业的目的性增强、家庭作业的时间也有所控制、家庭作业的形式和批改也趋向多元化、家长对家庭作业的关注度也相对增加。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包括以下问题:家庭作业的“应试”取向依然明显;多科教师作业布置“各自为政”比较突出;作业批改沟通反馈单一;作业布置个性化、针对性欠缺;作业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家校在作业“管理”问题上流于形式。  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教育观念未发生根本的转变、考试导向作用强大、学校作业管理松散、农村家庭条件的制约、农村师资不均衡、农村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待养成。最后,从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四个方面提出优化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各种高科技网络终端的诞生、国内外对信息技术的普及,人们对技术的驾驭能力与日俱增,这种娴熟的驾驭能力使得人们不再满足于网络作为一种时尚和新生
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激烈的竞争,造成人们心理的普遍压力,21世纪被称为焦虑的时代。育儿焦虑是父母意识中一个非常典型而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因子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非常重要的阶段,是心理发展日渐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趋于定型的时期,教育者在这个时期对青少年加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必然会对他
目的:   了解某高校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压力应对方式的基本现状,探讨一般人口学变量如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和家庭等对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人
随着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加快,日本政府为了促进日本与亚洲及世界之间在人、物、资金及信息方面的国际化流动,从国家的全球战略角度重新调整留学生政策,结合本国国情对留学
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访谈、文献、观察等研究方法,以不同学制(“4+4”学制医学教育和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的医学毕业生为研究对象,从个体自我评价的角度,分析了青年医生职业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