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支持的形成性评价教学对大学生学习投入度和研究能力的影响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zhen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更多的学者以及教育人士以期移动技术能够在教育领域掀起狂潮。因此,近年来更多的学者研究移动技术为教育带来的变革。传统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基于智能终端的移动学习模式可以作为高等教育的有效补充和优化,同时,持续的形成性评价是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有效方法,有效的形成性评价不仅能监督管理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且能帮助学生发展更为有效的学习策略,能提高课堂中的师生交互性,解决现在大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技术给教育评价领域带来深刻的变革,产生了技术支持的形成性评价(Technology-Enhanced Formative Assessment) 。本研究构建技术支持的形成性评价教学模式,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中应用该模式。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发现大学生学习投入度对大学生的学习成绩有重要影响。并且根据现有研究发现现有高校大学生在课堂上面经常玩手机,“低头族”现象比较严重。本研究在基于大学课堂“低头族”问题的基础上,探究技术支持的形成性评价教学对大学生学习投入度的影响,并且在此基础上探讨影响大学生学习投入度的因素。在应用该模式的基础上,本研究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实验组学生在完成活动任务之前给予学生评价量规;对照组学生在完成活动任务之后给予学生评价量规。该课程的目的是解决教育问题并且为教育研究提供方法的课程。笔者通过访谈老师并且与团队合作结合该课程的特点主要探究大学生的研究能力。因此在一学期结束之际笔者通过前后测数据对比分析技术支持的形成性评价教学对大学生研究能力的影响。并且在此基础上探究给予评价量规的教学策略对大学生研究能力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发现:(1)技术支持的形成性评价教学能够促进大学生学习投入度的提升;(2)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学习态度、教师因素、同伴因素以及其他因素(学校和家庭)对大学生学习投入度有显著影响;(3)技术支持的形成性评价教学促进大学生研究能力的发展。
其他文献
本论文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对乡镇初中的作文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乡镇初中的实际教学情况,借鉴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的诸多建议方法,并汲取国内外作文教学改革的启示,试图寻
期刊
近年来,运动对于学习的影响越来越被关注。尽管一些研究已经强调了学生的运动参与度与学业表现的关系,但却没有研究对于布隆迪高中生的运动参与度和学业表现的关系进行探究。本
选文质量是影响文选型教材编写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一直以来对于教材选文的研究备受关注,然而,绝大多数研究都面向文学类选文,对于与之并立的实用文的关注程度十分低下,在这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已经施行几年了,选入教材的文言文及其注释大多经过时间的洗练,一般都是可靠的,但是依然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概括起来主要是字词商榷、译文商榷和漏注这几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发展,开辟了资源建设与共享的新视野,人们对教育信息资源的要求日益升高,包括其本身质量方面和使用效果方面。然而,当前教育信息资源虽已初具规模,
小班化教育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支配下,以缩小班级规模为手段,以改善教育综合效益为目标的一种组织方式发生全新变化的一个过程。由于小班化教育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有效解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