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缘地壳上地幔横波速度和各向异性结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fengfang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最年轻的高原。大约在50百万年以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发生了碰撞,形成了举世瞩目的喜马拉雅造山带和青藏高原,并由此带来了青藏高原地壳的大规模缩短与抬升,导致地壳和上地幔物质发生了大规模的变形。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里,很多学者利用多种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和地球化学方法对青藏高原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得到了很多成果,对青藏高原的隆升和变形机制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并提出了多种假说,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争议。青藏高原东部地区是青藏高原物质运移的主要通道区域,该区域有多个大型走滑断裂带和缝合带,这些构造在青藏高原的演化和物质运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青藏高原东部的地壳和上地幔速度结构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青藏高原的构造演化非常必要。面波成像是研究地壳上地幔横波速度结构和变形机制的核心方法之一。过去的十多年间,背景噪声互相关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提取出中短周期的面波频散,而传统的地震面波方法可以有效提取出中长周期的面波频散,二者结合在一起可以更好地获得地壳和上地幔的速度结构。本论文聚焦于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的三维速度结构和变形特征研究,通过背景噪声和地震面波三维成像方法来获得青藏高原东北缘和东南缘的三维横波速度结构和各向异性特征,进而研究青藏高原东部的变形特征及可能存在的动力学机制。本论文首先将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的地震面波频散数据与背景噪声面波频散数据结合起来,采用面波成像各向同性及方位各向异性的一步反演方法,更好地约束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上地幔的三维横波速度结构和方位各向异性。结果显示青藏高原羌塘块体和松潘甘孜块体中下地壳存在大面积的低速异常区,深部地壳物质可能存在部分熔融;松潘甘孜块体北部和羌塘块体的上地幔顶部低速异常,可能是岩石圈拆沉后软流圈物质上涌引起的。东北缘地壳中的方位各向异性快波方向受大型走滑断层运动与区域应力场作用的影响;在上地幔,方位各向异性主要受上地幔软流圈物质运动的影响。我们认为在东北缘地区可能并不存在跨过昆仑断层的东北向壳内物质通道流。其次,我们利用青藏高原东南缘小江断裂带及其周边区域的密集台阵的三分量连续波形数据,基于噪声互相关函数提取到了 5-35s瑞利波和勒夫波的相速度频散曲线。我们采用瑞利波和勒夫波频散数据直接联合反演三维横波速度径向各向异性结构的新方法,获得了研究区域的地壳三维横波速度结构和径向各向异性模型。结果显示上地壳和中下地壳主要分别表现为负的和正的径向各向异性特征,这意味着变形模式随深度发生显著变化。沿着小江断裂带,上地壳的负径向各向异性可能与其北部相对于南部的相对较高的断层滑移速率有关。在地壳中部,绿汁江断裂带成为研究区域西部相对较硬区域和东部相对较弱区域的边界。在绿汁江断裂带以西,中下地壳的高速和正径向各向异性特征可能与二叠纪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形成时期上地幔岩浆上侵至地壳内,之后冷却固结密切相关。我们的模型有助于约束小江断裂带区域地壳薄弱带的详细几何形状,并为主要断裂在区域构造演化中的作用提供新的见解。最后,我们还利用小江断裂带密集台阵提取的瑞利波相速度频散数据反演了研究区域三维横波速度结构和方位各向异性特征。我们发现小江断裂带中地壳存在明显的低速区,且低速区穿过了红河断裂带。低速区内方位各向异性由上地壳的NW-SE变为中下地壳的NE-SW向,这可能与中地壳低速物质通道流密切相关。绿汁江断裂带两侧的中下地壳速度结构和方位各向异性快波方向变化明显,可能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形成有关。本论文从多个角度对青藏高原东北缘和东南缘的地壳和上地幔速度结构和变形特征进行了研究,我们的结果对认识青藏高原东缘的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地震学约束,也为后期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模型。
其他文献
目的蝙蝠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活动范围大,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蝙蝠作为病毒―存储库‖,蝙蝠体内有多种新病毒未被发现。国内外既往研究表明,蝙蝠的脑、心、肝、脾、肺、肾、尿液、血液均检测出病毒。随着人类活动范围扩大,蝙蝠与人类接触越来越密切、频繁,成为蝙蝠传播病毒到家畜与人类的一大诱因。云南省气候分布丰富,热带亚热带气候也包括其中,蝙蝠种类较多,有5科9个属共14种蝙蝠,全省均有分布,增加了蝙蝠
目的超重和肥胖是许多疾病的危险因素,且人群中超重和肥胖的人越来越多。本研究目的是了解河南省漯河农村地区成年人超重、全身性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为该
狼山断裂是阿拉善地块东缘与鄂尔多斯地块西北缘的边界断裂,也是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震断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还通常被当成我国南北地震带的北段。然而有关狼山断裂的研究主要
目的分析呼和浩特市2014-2017年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病原学监测结果及流行病学特征,了解呼和浩特市2015-2017年H3N2流感病毒HA、NA分子进化特征,探讨流感样病例与气象因素、空气质量因素的相关关系,用时间序列分析法构建流感样病例的预测模型,为流感防控工作和预警预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2017年呼和浩特市流感样病例监测资料,对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室外大尺度环境下使用四旋翼无人机与TDLAS气体传感器的气味源定位方法。此方法可应用于室外三维搜索空间下的有毒/有害气体或化学危险品的巡检、搜寻以及泄漏源的定位等领域。本文重点研究了三维环境下的化学烟羽跟踪和气味源位置估计,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本课题首先搭建了一套可用于三维搜索空间下化学烟羽跟踪的实验平台。实验平台采用四旋翼无人机,对其搭载的Pixhawk2飞控板进行了二次开发。
新一代水下生产系统开发模式,未来将成为深水油气田开发的主要形式。在其中有着重要作用的柔性管系,在海洋环境载荷作用下,有着发生疲劳失效的风险,一旦失效,会使整个生产系统崩溃。因此对新一代水下生产系统中柔性管系进行疲劳监测,在其未失效之前进行维修,对提高新一代水下生产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有着重大的意义。针对新一代水下生产系统柔性管系疲劳监测问题,本文首先对柔性管系在系统中的连接方式以及布局形式进行分析,
垃圾分类是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重要环节。传统垃圾分类大多使用人工分拣的方式进行,该方式存在着分拣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等弊端。随着我国智能化设备水平的不断提高,使用计算机视觉智能设备进行垃圾分拣成为可能。但是传统图像分类算法使用人工进行特征提取并分类,当垃圾种类与数量增多时,智能化设备的分类准确率与效率会有所下降。深度学习技术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成功应用,提高了图像分类的准确率与效率,使得深
钨合金是以钨为基并添加少量镍、铁、铜、钴等元素组成的双相合金,具有高密度、高硬度、导热系数大以及耐高温等优良特点,广泛应用于在航空航天、军事兵器、核工业、化工业、电气业等领域,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重要战略金属材料。然而,也正是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造成钨合金产品加工困难,钨合金加工工艺性差且相关钨合金制品的加工过程刀具磨损严重,零件表面完整性与面形精度严重恶化,钨合金的加工难题严重制约了钨合金的推
近年来,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在制造企业产业升级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也是智能制造的重点发展方向,但由于工业机器人是一个精密而复杂的机电系统,其性能会随着作业时间的增加逐渐下降甚至失效,在制造商的用户基数大幅度增长时,有限的现场专业维修技术人员就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在智能制造时代,自动化设备的高可靠性使得预测性维护也变的尤为重要,期望能够在故障发生前对其潜在故障进行预警诊断,以达到较低的维护成本。为
背景血脂异常是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我国人群血脂水平呈升高趋势,2012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0.4%,较2002年大幅度上升。大量研究表明,儿童期血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