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规模的扩大,对寒亭区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对耕地土壤养分、质量及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耕地退化的原因,为农业安全生产、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耕地质量保护、耕地的改良与利用等提供科学依据。在对寒亭区基本现状、土地资源分布状况、耕地土壤类型分布状况、自然条件及水文地理状况、农村经济状况、农业生产状况调查的基础上,针对近几年耕地质量下降、施肥不合理等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土壤养分调查和大量的田间试验。通过对土壤调查和田间试验数据的分析,系统的总结了影响和制约寒亭区合理施肥的因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耕地土壤养分调查结果显示,寒亭区有机质含量中等,粮田高于菜田。碱解氮含量中等,有效磷含量偏高,速效钾含量偏高。中量元素钙、镁、硫含量较高。微量元素除了钼含量较低外,其他元素含量较高。pH平均值超过7.5,呈弱碱性。水溶性盐分较低。土壤质地为壤土,土壤容重和孔隙度较适宜。结果表明寒亭区土壤肥力较高,综合条件较好,适合栽培各种粮、棉、油作物和果树。二、通过小麦田间试验找出了适合我区小麦生产的最佳施肥量纯氮为15公斤/亩;磷为9.5公斤/亩;钾为7公斤/亩。最佳施肥比例为N:P:K=1:0.59:0.48。通过玉米田间试验找出了适合我区玉米生产的最佳施肥量氮为16.5公斤/亩;磷最佳施肥量为7.7公斤/亩;钾最佳施肥量为7.4公斤/亩。最佳施肥比例为N:P:K=1:0.47:0.45。结果表明,在以当地高产习惯施肥为对照的情况下,平衡施肥仍有较为显著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三、成果应用1、提出平衡配套施肥的建议:指出了目前施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机肥的平衡施用;氮、磷、钾化肥的平衡施用:中量元素钙、镁、硫的施用;微量元素的平衡施用,平衡配套施肥的对策。2、对耕地培肥与改良利用提出了建议:分析了耕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其特点、各等级地力属性、障碍因素等,将全区耕地培肥与改良利用分成四个区,提出了较好的培肥措施和改良利用方向。3、对合理施肥与无公害农作物生产的建议:提出了科学合理施用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允许使用的肥料品种;施肥要求;施肥技术。4、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建议:根据耕地地力分级和质量评价结果、水资源状况和农业生产现状,按照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规模生产、提高产品品质和效益的原则,规划到2010年,全区将建成四大农业生产区域。5、施肥配方研制与配方肥推广的建议:根据化验结果、土壤类型、作物需肥规律、土壤和肥料养分利用率,制定配方,建立了配方肥供应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