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SPARC-Wheat模型研究水资源对冬小麦生产力的影响——以山东省德州市为例

来源 :江西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boy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作物生长模型SPARC-Wheat的验证试验于1999-2001年在中科院禹城综合试验站进行.试验采用水分池设置了八个不同的水分处理,分别为:T1>40﹪田间持水量,即保持生育期内50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不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40﹪(下同);T2>50﹪田间持水量;T3抽穗~灌浆受旱,即在此生育期内控制土壤含水量不超过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其他时期则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不低于60﹪(下同);T4灌浆~成熟受旱;T5>80﹪田间持水量;T6>60﹪田间持水量;T7返青~拔节受旱;T8>70﹪田间持水量.每个处理设两个重复.通过对2001年水分池的实测值与模拟值的对比分析确定冬小麦的遗传参数和土壤参数,再把所得的遗传参数、土壤参数和2000年的气象资料输入SPARC-Wheat模型,最后把所得的模拟植与2000年的实测值进行比较,以验证冬小麦遗传参数的合理性.把校正、验证后的模型应用到德州地区,研究该地区四县区冬小麦的光温生产力、气候生产力,为制订合理的灌溉方案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生产力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土地资源向来被视为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基本资源,关系到农业生产甚至国民经济发展的,然而近年来经济迅速发展,人口也日益增多,加之生活水平的提升,就使得人地矛盾更加突出。作
土壤初始镉污染水平、水体初始酸度和有机酸组成显著影响土-水系统中镉的迁移.土壤初始镉浓度每增加1mg kg,淹水平衡扣流水作业本中镉的浓度增加0.006-0.007mg L.为满足国家
区域的耕地分级评价研究,目的是揭示区域耕地质量等级状况及分布,其对当地政府制定农业发展政策、耕地开发利用、农田基本建设以及耕地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