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电击伤(electrical injury)是指人体与电流接触引起的损伤,又称电流损伤(current injury),因电击损伤而死亡的称电击死(death from elctricity,electrocution)。据资料统计,大约1/3的电击伤与职业有关,发生于低压电源中的占60%~70%,常用的220V、50~60Hz工频交流电对人体的伤害最为严重。电击伤和电击死常引起工伤、产品质量和供电安全等方面法律争议。无电流斑电击伤是法医学鉴定的难点。因此,研究低压电流所致电击伤的病理变化规律具有重要的法医学意义。本实验观察家兔电击伤后不同时相肺脏、肝脏、肾脏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表达的变化,以期为电击案件的法医学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55只,体重2.0~2.5kg,雌雄不拘,由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和电击伤后不同时间点组(EI0h组、EI2h组、EI4h组、EI12h组、EI1d组、EI2d组、EI3d组、EI5d组、EI7d组和EI10d组),每组5只。电击各组以220V、50H的交流电电击2秒。在电击后不同时间点,用4%戊巴比妥静脉麻醉,放血处死实验动物,取肺脏、肝脏、肾脏,常规制作石蜡组织切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T-1、vWF的表达。免疫组化设阴性对照。用法医病理学图像分析系统对染色切片进行分析。对照组不予电击,其他处理同实验组。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用x±s表示,各组均数比较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用最小显著差异法(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作两两比较,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结果:1、家兔电击伤后肺脏、肝脏和肾脏ET-1表达的变化
肺脏ET-1蛋白阳性信号主要分布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胞浆内。统计结果显示,电击后0h~12h,ET在肺脏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电击伤后1d ET的表达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在电击伤后第3d、5d和7d继续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在第10d ET的表达较第7d轻度减少,但与对照组比较仍有显著差异(P<0.05)。肝脏ET-1蛋白阳性信号主要分布于肝窦内皮细胞及部分肝细胞,肾脏ET-1蛋白阳性信号主要分布肾间质血管及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肝脏和肾脏表达的变化趋势与肺脏基本相同。
2、家兔电击伤后肺脏、肝脏和肾脏vWF表达的变化
肺脏vWF蛋白阳性信号主要分布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胞浆内。统计结果显示,电击后0h vWF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电击后2h vWF表达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持续增高至10d,与对照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脏vWF蛋白阳性信号主要分布于肝窦内皮细胞及部分肝细胞,肾脏vWF蛋白阳性信号主要分布肾间质血管及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肝脏和肾脏表达的变化趋势与肺脏基本相同。
结论:1、家兔电击伤后肺脏、肝脏和肾脏ET-1的表达呈现规律性变化,在电击伤后1d ET的表达明显增加,3d、5d和7d继续增高,10d ET的表达轻度减少。
2、家兔电击伤后肺脏、肝脏和肾脏vWF的表达呈现规律性变化,2h表达迅速增加,至10d vWF仍有较高表达。
3、家兔电击伤后肺脏、肝脏和肾脏ET-1、vWF的动态变化可能为电击损伤的鉴别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