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母的教养子女价值观对教养行为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而母亲为主要教养者。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讨母亲教养子女价值观的影响因素、教导其所重视的教养价值观的方式以及教导时遇到的困难情形,并建立母亲教养子女价值观形成之相关模式。本研究主要采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通过深度访谈对杭州某实验学校小学新生母亲进行教养子女价值观之探讨。
本研究通过两阶段进行,首先采用自编“家庭教养价值观问卷”对该校全体一年级新生母亲进行调查,了解她们教养子女时所重视的内容;其次,从所收回的212份有效问卷中依不同教养困难程度分层抽取接受深度访谈的19位母亲。研究结果显示,母亲教养子女价值观主要受自身经验和外来经验两大因素影响,自身经验包括受教育经验、社会经验、个人特质以及母亲对子女的担心与期待,外来经验包括社会文化、书籍与媒体以及他人经验。母亲教导子女价值观的态度包括民主态度、强硬态度以及要求家人一致;教导方式包括言教、示范和做中学;在行为结果处理方面,母亲根据子女的言行是否符合她重视的内容而给予其奖励或惩罚。母亲教导子女的困难情形受到自信、方法和时间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发现母亲教养子女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母亲根据自身和他人经验形成教养子女的价值观,然后通过教养行为将其重视的价值观内容教导给子女,并根据教养效果的反馈作用对教养行为进行调整;同时,教养效果也作为教养经验被不断积累而反过来继续影响母亲教养子女的价值观,然后母亲根据调整后的价值观再次实施教养行为,即母亲教养子女的价值观在如此循环往复之动态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不断变化。最后,本研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详细和深入的讨论,并对母亲教养子女和未来研究提出了具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