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NSS的卫星定位终端入栏检测方法研究与系统实现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zhuyi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卫星导航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多种多样载有卫星定位的电子设备纷纷涌现。用于规范停车、安全防护这一类的设备终端,是否在限定区域即电子围栏内的检测方法十分必要,影响实际应用。为了节约成本,这类设备终端所配备的接收机价格低廉、定位精度较差,如何针对这样的终端设备研究出能够提高定位精度的定位方法、以及切实可行的入栏检测方法,并构建实用的系统平台,是一个难点,也是迫切需要的。本文基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设计了方案,研究了可实用的定位以及入栏检测的方法,评价了检测结果,给出了入栏检测准确率,构建了入栏检测系统平台。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研究了定位算法。定位算法的本质是一个聚类问题,依据聚类的思想,提出了基于K均值的定位算法,能够提高卫星定位终端的定位精度。第二,研究了两种入栏检测算法。针对K均值定位算法得到的终端实际位置,提出了适用于规则及不规则栏的入栏检测算法。在选定了K值的情况下,对于小面积的围栏,其检测准确率可达78%-96%;依据分类的思想,提出了基于SVM的入栏检测算法,通过计算最优参数、选取最佳阈值得到入栏检测结果。对于小面积的围栏,入栏检测准确率可达80-96%。验证结果表明,围栏的面积越大,入栏检测准确率越高。第三,设计并实现了基于GNSS的卫星定位终端入栏检测系统平台。该平台包括如下几个软件模块:地图展示模块、数据导入模块、数据筛选模块、K均值定位及入栏检测模块、SVM入栏检测模块。该检测平台实际运行表明,性能稳定,功能较为完善。本文的研究成果提供了实用的定位方法,针对价格低廉、定位精度低的接收机,可达到较高精度定位;提供了可通用的入栏检测方法,能够得到较高的入栏检测准确率;提供了可参考的入栏检测系统平台,能够得到较为准确的入栏检测结果,具有实用价值,可用于入栏检测的科学研究。
其他文献
水环境生态风险评价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是现代环境管理的基础。评价程序分5个部分:源分析、受体评价、暴露评价、危害评价和风险表征。生态学原理是评价的指南,生态
建立了一种简单新颖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基底制备方法.首先根据激光光束直径大小制备了与其相匹配的胶体微球阵列模板,再对模板进行等离子体刻蚀,然后采用金蒸汽进行气
利用(NH4)2SiF6修饰大孔玻璃基底后,在溶剂热条件下制备了SIFSIX-3-Ni膜,并研究了温度和浓度对制备SIFSIX-3-Ni膜的影响.能谱分析(XPS)结果表明大孔玻璃表面引入了氟元素. 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