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目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游戏者数量逐年增加,长期沉迷于游戏不利于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近年来,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已广泛应用于评估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者的自发神经功能活动。既往大量研究显示网络游戏成瘾(Internet gaming disorder,IGD)者的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发生改变,并与频段相关,但网络游戏玩家的成瘾倾向与不同频段的低频振幅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多频段低频振幅与青少年网络游戏玩家成瘾倾向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青少年网络游戏玩家95名(年龄范围13-31岁,平均17.48±3.66岁),均为右利手,所有受试者每天网络游戏的时间超过总上网时间的80%。所有受试者均接受一系列临床及心理学测评,并采用Young的在线网络成瘾测试(Young’s online internet addiction test,IAT)量表来评估网络游戏者的成瘾倾向程度。采用3.0T磁共振扫描仪采集全脑静息态fMRI数据。将频率范围分为5个频段:slow-6(0-0.01 Hz),slow-5(0.01-0.027 Hz),slow-4(0.027-0.073 Hz),slow-3(0.073-0.198 Hz)和slow-2(0.198-0.25 Hz)。计算各个频段的标准化低频振幅(standardized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mALFF)。然后采用基于体素的方法对mALFF与IAT评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将存在相关性的脑区定义为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提取mALFF值。以IAT=50分为界点将受试者分为IAT高分数组(IAT>50)和IAT低分数组(IAT≤50),基于ROI的方法比较两组间mALFF的差异。结果:(1)基于体素的相关分析显示,在slow-4频段(slow-4:0.027-0.073 Hz)中,左侧楔叶的mALFF与IAT评分呈正相关;右侧壳核的mALFF与IAT评分呈负相关(P<0.05,Alphasim校正)。在slow-3频段(slow-3:0.073-0.198 Hz)中,右侧额中回的mALFF与IAT评分呈正相关(P<0.05,Alphasim校正)。其余频段的mALFF与IAT评分未见显著相关性。(2)基于ROI的mALFF组间比较显示,与IAT低分数组(IAT≤50,n=53)相比,IAT高分数组(IAT>50,n=42)左侧楔叶、右侧额中回的mALFF增高(P<0.05),右侧壳核的mALFF降低(P<0.05)。结论:青少年网络游戏玩家的成瘾倾向与低频振幅之间的相关性存在频率依赖特性;视觉处理、眼球运动控制、多巴胺调节机制和认知控制相关脑区的mALFF与网络游戏成瘾倾向程度存在相关性。本研究有助于探索网络游戏成瘾的神经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