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是当前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高等本科教育阶段改革与发展中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2011年10月12日,国家教育部下达了《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并且定下了“十二五”期间建设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的总目标,全国各高校纷纷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开始了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并“以提升大学生及社会大众的科学文化素养、服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为主要目标。这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现实要求高校能够为社会大众提供灵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满足对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需求。而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正是要结合本校实际学科特色,符合社会发展之需要,积极寻求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精品视频公开课发展之路。因此,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是国家精神及社会文化传承之彰显,更是学校知识的传播与共享、学生机会均等及服务大众的科学素养等问题之聚合。笔者以部分正在进行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的高校为研究对象,在对相关资料的整理和统计中发现,目前,虽然我国在高校在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部分高校在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管理理念滞后、各管理部门沟通不畅,权责未分、教育理念陈旧、急于求成的现象、形式化现象、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等问题。为了使我国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能够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笔者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整理,以及对实际情况调查,深入分析了精品视频公开课的性质和必要性,查找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发展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