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的生态悖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j88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本是现代社会经济中最为活跃的因素,自诞生以来,它以亘古未有的速度推动着人类文明进程飞跃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社会物质生活。资本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从敬畏自然逐渐走向了利用和征服自然。在利用与征服自然的过程之中,人类品尝到了资本带来的胜利果实并且食味知髓欲罢不能逐渐走向肆意破坏自然、掠夺自然的境地。资本带来的负面生态效应开始凸显,人类与自然走向对立,对自然的疯狂掠夺与肆意破坏使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资本带给人类文明的光芒,又破坏着人类发展的根基,如何破解资本的生态悖论成为了摆在人类面前的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人类对资本的理论认识从19世纪中叶开始逐渐分流为两条主线:西方经济学将资本视为生产过程中除去人与自然之外的生产资料,将其与劳动和土地并列为生产三要素;马克思认为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不是物,而是一种社会关系。马克思对资本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辩证分析,肯定了资本的伟大文明作用,同时对资本的肮脏与野蛮进行了批判,尤其是马克思已经意识到了资本对于生态的破坏。进入20世纪以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从资本与生态关系的角度对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进行了挖掘,揭露了资本的反生态本性,揭示出了资本的生态悖论。资本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其负面生态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践表明,社会主义发展需要资本,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也证明了资本对于环境的巨大破坏。资本的生态悖论让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得不慎重对待资本,在利用资本的同时节制资本,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保障政府环境监督作用,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本文采用文本研究的方法,对西方资本理论与马克思资本理论以及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资本的生态批判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在肯定资本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揭示出了资本的生态悖论,试图为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如何运用资本给出自己看法。当代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资本的参与,但是对资本我们必须节制与利用并重,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激发市场活力,打造生态建设内生动力的同时,积极转变完善政府职能,完善法律制度,发挥政府监督作用,减少约束资本的反生态效应。
其他文献
施工成本控制是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传统施工成本控制受市场环境和观念束缚等因素影响,已渐渐暴露出跟不上建筑行业工业化和信息化时代要求的问题,在以大体积混凝土为特色的港口工程中尤为凸显。BIM技术为施工成本控制找到了全新的理念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施工成本控制中暴露的问题。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施工阶段和运维阶段是BIM的真正价值所在,特别是在施工阶段,如何运用BIM技术是
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存在着重广度轻深度、特色专业稀缺、专业群之间缺乏整合、专业团队建设不力、人才培养质量与市场需求有差距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是专业建设受生源
个别领导干部"差不多""无所谓""顾不上""会吃亏"的思想观念,导致其形式主义地对待理论学习.整治理论学习的形式主义,必须对症下药、精准施策,让广大领导干部真正筑牢理想信念
基于显示比较优势理论,给出了进口中间品技术质量的涵义,并根据1996--2010年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广义矩估计方法分析技术质量对进口中间品溢出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样本中历年进
杜威的实用道德理论强调了德育的人性基础与经验维度,注重道德教育的过程性与反思性,反衬出我国学校的德育在尊重人性、经验、过程性与反思性上的不足。有鉴于此,我国学校的德育
一、下列各题,各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符号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4分)  1.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是( ).  A.火的使用  B.人手的形成  ……
期刊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日益成为一种世界潮流。英国则是引领高等教育国际化最重要的国家之一。文章以软实力为视角探讨了英国作为软实力超级大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深入开展教学模式改革,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突出专业内涵建设。从通信技术行业主要岗位能力需求出发,完成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