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以来,志愿者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兴起,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支活跃力量。随着公民社会理念和第三部门的兴起,中国社会也掀起了社会改革的热潮,1990年初,以青年志愿者为主体的志愿者服务事业也在我国兴起,并逐渐发展壮大,志愿服务是一种非政府系统的组织行为和服务行为,作为国家功能和市场功能的重要补充,中国志愿者组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青年志愿服务、社区志愿服务、“草根”志愿服务、国际志愿服务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志愿者组织在中国仍属于起步阶段,与国外志愿者组织所发挥的作用及社会对其的期望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新形势下,随着非营利组织在我国的不断产生,志愿者组织的专业化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国志愿者组织的产生与发展,中国的志愿者组织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在我国特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下兴起并发展起来的,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把志愿者组织的发展分三个阶段:初步建设阶段、全面建设阶段、项目建设阶段。紧接着重点介绍了我国志愿者组织的运行的现状,其中包括取得的成绩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中国志愿者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社会认知,公众关注度不够;独立性不足,缺乏自主空间;队伍建设不稳定,志愿服务呈非专业化状态;志愿服务法律法规缺失,效力等级低。并根据存在的问题,分别分析了原因。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欧美国家志愿者组织的发展状况,并且通过对比分析,提炼出了为推动我国志愿者组织专业化发展可以借鉴的经验:科学的管理模式;健全制度体系;注重教育和人财物投入。构建和谐社会对志愿者组织提出新的时代要求,如何在这个大背景下继续发挥志愿者组织的作用,并从根本上使我国志愿者组织走上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政府资源,达成政府与志愿者组织的良性互动,切实推动志愿者活动社会化进程,提高志愿者组织的科学管理水平并完善激励机制,不断推动我国志愿者组织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