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比较妇科气腹与悬吊式腹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循环、血清酶学等变化,比较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对行悬吊式腹腔镜手术患者循环功能、血清酶学的影响差异。
方法:分别通过两组临床研究比较气腹与悬吊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循环、血清酶学等变化以及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对行悬吊式腹腔镜手术患者循环、血清酶学的变化。
临床研究1:选取ASAI~II级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52例,年龄35~65岁。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气腹组和悬吊组两组,每组26例,行全身麻醉,分别于诱导前、诱导后、气腹/悬吊后10分钟、气腹/悬吊后30分钟、解除气腹/悬吊后10分钟,和拔管后等时点监测并记录患者Paw、Compl、PetCO2、SpO2。HR、SBP、DBP、MAP、CO、SV、TSVR、LVET、CVP等指标,并分别于术前术后行血清酶学、Cr、BUN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各时点上述各指标的变化。
临床研究2:选取ASAI~II级择期妇科悬吊式腹腔镜手术患者52例,年龄35~65岁。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全麻组和腰硬组两组,每组26例,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悬吊后10分钟、悬吊后30分钟、解除悬吊后10分钟、拔管后等时点监测并记录患者HR、SBP、DBP、MAP、SpO2等指标,并比较术前术后血清酶、Cr、BUN的变化。
结果:
结果1:(1)呼吸力学变化气腹组气腹建立以后患者Paw包括Ppeak、Pplat显著升高,Compl显著下降,解除气腹以后,Paw与Compl逐渐恢复。悬吊组术中Ppeak、Pplat和Compl无显著变化。(2)PetCO2和SpO2的变化气腹组PetCO2于气腹后10分钟显著高于诱导后水平,直至解除气腹PetCO2才逐渐下降。悬吊组中PetCO2变化无显著差异。(3)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两组患者HR在诱导后均显著降低,至气腹/悬吊后30分钟恢复至诱导前水平。两组患者MAP均无显著变化。气腹组气腹建立后,CVP显著升高达167.1%(P<0,05),至解除气腹后明显下降。悬吊组悬吊建立后,CVP升高70.1%,解除悬吊后CVP明显下降。气腹组术中CVP显著高于悬吊组。(4)心功能变化TSVR在气腹建立后显著升高,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悬吊组TSVR无显著变化。两组患者术中CO、SV和LVET均无显著变化。(5)血清酶学、Cr、BUN变化两组患者术后ALP均显著升高。悬吊组患者术后LDH显著高于气腹组。两组患者术后BUN显著低于术前水平。
结果2:(1)循环功能变化:全麻组患者MAP无明显变化。腰硬组患者MAP悬吊后10分钟显著高于麻醉前水平。全麻组HR在麻醉诱导后显著下降,降幅20.1%,至拔管后恢复至麻醉前水平。腰硬组HR无显著变化。全麻组患者在悬吊建立后,CVP显著升高,升幅67.4%,术中CVP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解除悬吊后CVP开始下降。腰硬组患者行腰硬联合阻滞后,CVP无明显变化,悬吊建立以后显著升高,升幅70.8%,解除悬吊后CVP开始下降。全麻组患者CVP的变化显著高于腰硬组患者。(2)血清酶学、Cr、BUN变化:全麻组的患者术后LDH和ALP显著升高(P<0.05)。腰硬组患者术后ALP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从64.81±16.3.iu/l升高到112.96±19.2.iu/l。其余指标无显著变化。组间比较LDH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1.气腹腔镜手术对患者呼吸力学、循环功能均有明显影响,尤其是对CVP、TSVR的影响较悬吊式腹腔镜手术显著。2.两种麻醉方法均可满足悬吊式腹腔镜手术的需要,但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对患者循环系统的影响更小。3.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减少了麻醉用药,降低了麻醉药物对血清酶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