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结合服务质量差距模型,构建护理院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提高失能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护理院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质量的规范管理。2初步确定护理院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并进行试应用,验证该指标体系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了解各护理院长期照护服务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法:1以服务质量差距模型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分析、半结构式访谈,初步形成护理院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质量评价体系预案。2经过2轮专家函询,进一步筛选和优化评价指标条目,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最终形成护理院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3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上海、重庆、浙江、江苏、山东五个地区的共计21家护理院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既定的考核量表进行现场调查,以测试其可操作性。结果:1结合文献分析、半结构式访谈和小组讨论的结果,初步确定护理院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接近性、沟通性、胜任性等10个维度,共73个条目。2 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0%和85.7%,专家权威系数为0.885和0.875,肯德尔和谐系数(Kendall’s W)为0.252和0.275。形成的护理院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10项一级指标、21项二级指标和66项三级指标。3护理院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得分标准为:评价得分<60分为不及格,评价得分60~69分为及格,评价得分处于70~79为中等,评价得分处于80~89为良好,评价得分处于90~100为优秀。4 21家护理院长期照护服务质量得分差异显著,护理院最高得分为90.4133分,最低得分为43.845分。其中5家护理院的服务质量得分大于80分,处于优良水平;10家护理院质量得分处于70~79分之间,属于中等水平;3家护理院的质量得分处于60~69分之间,属于及格水平,另有3家护理院的质量得分小于60分,处于不及格水平。结论:1构建的护理院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2本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护理院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质量的评价工具。3不同护理院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质量得分差距较大,且被调查的护理院中总体情况为接近性和可靠性得分最高,而沟通性、安全性和移情性得分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