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隧道施工理论的优越性也日渐凸显。针对隧道动态施工信息分析及管理仍然只是从不同数据类型和结构方面进行设计的现状,为了避免因数据异构性而造成的信息共享困难,实现隧道动态施工过程信息数据共享与交换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隧道信息化施工的巨大优势,本文将BIM的IFC标准引入隧道施工反馈分析领域,通过对现阶段隧道施工在信息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IFC标准进行了隧道领域实体的扩充,并形成基于IFC标准的隧道动态施工信息集成模型的创建方法,进而提出基于IFC标准的隧道动态分析反馈模式,探讨工程信息与模型的集成和交互方式;在此基础上利用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完成“基于IFC标准的隧道动态分析反馈系统”的编程工作。最后依托甄峰岭2号隧道项目对本软件系统进行了相关应用,根据分析结果及时反馈进而优化施工方案,进一步指导施工,为施工安全提供了保障。具体研究的内容如下:(1)在现有IFC标准实体定义的基础上,对IFC标准进行隧道领域实体的扩充,并以属性集的拓展的方式实现隧道动态施工专业信息的表达,实现了对IFC标准的数据描述领域的拓展,建立IFC标准的隧道结构基础数据体系。在此基础上,研究Revit参数化模型建立方法,创建IFC标准的隧道构件族库,最终完成基于IFC标准的隧道动态施工信息集成模型创建。(2)以现阶段隧道动态分析反馈技术为基础,结合BIM技术统一标准IFC,从系统需求与工程实际角度出发,对IFC数据三维图形交互、监测以及围岩信息集成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并探讨监控量测数据分析、围岩分级技术、隧道施工方案及支护参数调整以及施工风险评估等功能模块与集成模型的交互方式,最后对Revit与ABAQUS之间模型数据交换流程及方法进行归纳,实现了系统原型的功能模块设计与初步开发。(3)首先分析与探讨IFC标准隧道动态分析反馈系统具体的功能需求,制订了基于IFC标准的隧道动态分析反馈系统的总体结构框架与技术路线。选择C#编程语言和Access数据库为开发平台,进行系统各分析反馈功能模块的程序开发,基于IFC标准的隧道分析反馈集成模型研发了易于一线设计及施工管理人员使用的隧道施工动态分析反馈管理系统。(4)依托甄峰岭2号隧道项目对本文自主开发的基于IFC标准隧道动态分析反馈系统进行应用。首先基于本文提出的隧道动态施工信息集成模型的创建方法建立甄峰岭隧道关键区段动态施工信息集成模型,然后通过将上述隧道集成模型读入到基于IFC标准隧道动态分析反馈系统,对甄峰岭2号隧道典型区段施工过程进行分析反馈,最终该典型区段施工方案得到了调整,围岩支护参数也获得了针对性的优化,有效的避免了事故的发生,取得了较为良好的优化反馈效果,验证了本文系统的开发方法和程序的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