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气候和耕作方式等的改变,苹果害虫的主要种类、数量和为害程度都相应发生了变化。为了明确不同类型苹果园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寻找果农容易掌握的确定害虫防治适期的方法,作者分别于2010年和2011年在保定市和望都县对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金纹细蛾、苹小卷叶蛾、绣线菊蚜和山楂叶螨的发生动态进行了监测,并利用有效积温法和物候法对部分害虫发生期进行了预测,其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性诱剂诱捕法对保定和望都苹果园的四种鳞翅目害虫田间发生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一年发生4代,越冬代成虫盛发期在4月中旬,其不但可以在苹果、桃、梨混栽果园完成年生活史,而且能在单植套袋苹果园完成年生活史并维持一定的种群数量。桃小食心虫一年发生1~2代,其越冬代幼虫出土期与6月份的降雨有密切关系,越冬代成虫发生期年度间变化较大,一般在6月下旬~7月中旬。金纹细蛾一年发生5代,越冬代成虫于3月下旬开始羽化,盛发期在4月上旬,其在不同苹果品种间的为害程度不同。苹小卷叶蛾一年发生3代,以2龄幼虫在树干的老翘皮下越冬,4月份开始出蛰为害,越冬代成虫盛发期在6月上中旬。2.利用田间调查法系统调查了绣线菊蚜和山楂叶螨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绣线菊蚜在6月上中旬有1个为害高峰,此时正值麦田天敌大量迁入果园的时期,天敌对绣线菊蚜种群数量的控制起着重要作用。山楂叶螨在6月中旬达到为害高峰,之后维持在较低的发生水平。3.本文比较了有效积温法和物候法两种预测预报方法,有效积温法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鳞翅目害虫发生期,尤其是预测越冬代成虫发生期,但其应用受害虫越冬场所、生活的微环境、发育积温基础研究、昆虫滞育等因素影响,目前在我国仅适合政府技术推广部门和科研人员使用,广大果农难于掌握。物候法适用于预测同样主要受温度影响的害虫的发生期,果农容易掌握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