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包含了非常丰富的艺术资源,特别是地方艺术资源,其特点尤为突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和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许多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地方传统文化的资源在逐渐地减少,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自2014年春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家风”的问题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得到广泛的重视。本文试图以临汾地区的面塑艺术资源与隰县第四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相结合,以新课标为指导,开发并利用在当地广为流传的面塑艺术资源,编撰《关注身边的民间艺术——面塑》校本课程,并结合已经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实验教学,在此实验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本课题的研究。力求成为隰县地区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学科的校本课程。临汾面塑是临汾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山西面食文化中所体现出的对历史的积淀,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教育价值及课程价值,其面塑的造型和色彩蕴涵着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具有极强的普遍性和亲和力。将其艺术形式作为校本课程导入初中美术教育,作为初中美术课程的一个本土地域资源的开发,在文化层面上完全符合新课程改革后的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所谓校本课程即是指本学校所研发的、适用于本学校的教学辅助课程。通过一个学期的特定班级所进行的实验教学,笔者从中发现了诸多问题并对本课程进行了不断地完善,意使学生能在熟悉的面塑艺术中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发现源自身边的民间艺术之美,热爱本地区特有的传统艺术形式,以期达到在浮躁的大环境下能静心学习,热爱家乡,传承宝贵的民族瑰宝的目的。虽然这本教材目前尚不成熟,但通过本课题的系统研究可以促进此教材不断地完善,争取早日在全校乃至全县的范围得到推广,为临汾地区美术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当地民间艺术的传承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