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学位论文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面向小康社会的水资源储备理论研究”(项目号:03CJL006)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40501013)为依托,旨在研究区域水资源储备模式的建立,以期保障区域水资源的近期可持续利用及未来突发状况下水资源的战略安全。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储备模式对促进国民经济以及社会的全面协调和持续健康的发展、维护生态环境的持续良性循环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而水资源储备模式决策的失误或不合理,就会限制经济社会的发展,破坏生态环境系统的良性循环。因此,本文以水资源储备理论的可持续发展、现代战略思维方法为指导,通过对现有各种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系统归纳,结合考虑未来技术的发展水平,总结出水资源储备的主要模式有地面储备、地下储备、空中储备、海洋储备、置换储备、固体储备、贸易储备、土壤储备,并充分论述了储备种类的储备意义。如何对区域水资源储备模式进行优化、决策,本文针对此问题,引入了模糊综合评判理论,结合国内外对资源储备的研究成果,初步建立了水资源储备模式评价因素集,利用MATELAB实现其评价过程。最后以辽宁省为研究实例,进行区域水资源储备模式的模糊评价,并分析研究区水资源储备评价方案的储备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