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IMO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设计与改进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hui20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计算机、通信等领域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而作为一种多学科高度交叉融合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技术也已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由于传感器网络其自身的一些特点或者限制,目前已有的一些有关无线网络的研究成果并不完全适合于传感器网络。路由技术在通信网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鉴于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的处理、存储能力以及能量等资源有限,路由协议的设计应力求简单,尽量减少节点需要维护的信息量,并且控制各种信息的传播范围,以及减少不必要的通信,以期合理地利用网络中节点的能量,并延长网络的寿命。最小跳路由协议基于节点的通信范围建立节点之间的通信路径,整个协议实现简单,并且对节点各方面的要求也比较小。此外多进多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由于其在系统的信道容量以及频谱利用率方面拥有着独特的优势,所以开始被逐渐地应用到无线网络中来。目前,许多优秀的基于MIMO技术的MAC协议已经提出,例如MIMA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using MultipleAntennas)协议、PRP(Parallel RTS Processing)协议以及DACW(Dynamic AdjustCTS Waiting time protocol)协议,这些协议都很好地解决了无线网络中数据并行传输的问题,并且进一步提高了网络的吞吐量。本文将基于以上提出的要求和技术提出一种新的路由协议—MCOR(MIMO and Communication-region basedOn-demand Routing),该协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适当的改进:(1)针对最小跳路由中存在的节点转发路径单一,流量集中的问题以及RREQ发送策略中存在的不足做出了改进,提高了网络的整体性能。(2)针对链路层使用的MIMO技术做出路径选择的优化,以减少链路层协议协商过程中控制包的交换,优化网络中节点能量的使用,提高网络的性能。论文最后在QualNet仿真平台上对MCOR协议进行了仿真实验,并与AODV(Ad-Hoc On-Demand Distance Vector)协议进行了性能方面的比较,MCOR协议在数据包平均传输时延方面较AODV协议有明显地降低,但是随着网络中布置的节点的密度逐渐增加,在数据包的交付方面,MCOR协议还是略显不足。此外论文还验证了基于MIMO技术所做的路径选择方面的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网络中控制信息的传递,优化节点能量的使用。
其他文献
无线网状网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网络技术。它来源于Ad-hoc网络,具有成本低、容易维护、自愈性、可靠的服务覆盖等特点。它和传统的无线网络的一个最大的不同是它的多跳性。现有的
现实生活中的信息,有很多都是以流数据的形式产生的,如传感器网络监控信息、网络安全监控、web用户点击流、气象监控及分析,有着广泛的应用背景。又因数据流具有连续性、未知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司的业务也是越做越大,其内部的各种信息资料越来越多,当由于业务需求而派员工去外地出差时,处于安全性和便捷性的考虑,不可能让员工把所有的数据资料都
近年来,用户生成内容(UGC)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WEB2.0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不仅是网民获取信息的知识库,更成为网民表达观点、交流看法的互动舞台。人们进行评论、表
针对纸质出版物版权认证和保护的需要,本文对抵抗硬拷贝攻击的彩色图像数字水印技术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打印扫描过程对数字图像引起的失真,及这些失真对图像水印的影响
国内3G于2009年正式上市,随后迅猛发展,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消费国。而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的普及,基于3G网络的移动应用业务需求也越发迫切,随之会带来大量
在互联网时代,电脑技术普及到千家万户,科技越来越以一种直观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悄然改变着人们生活、交流的方式。以讲故事为例,传统的讲故事作为家长、老师教育小孩的一种重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的蓬勃兴起,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图像获取设备以及图像处理技术也随之飞快发展。从光学照相机到如今
数据可用性问题是k-匿名隐私保护模型带来的一个具有挑战性问题。1998年L.sweedy提出了保护用户隐私的k-匿名隐私保护模型,泛化准标识符,虽然保护了用户的隐私但是大大降低了数
概念格理论又称为形式概念分析,用于概念的发现、排序和显示。它作为一种用于数据组织和数据分析的形式化工具,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已经在多个领域获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