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快速增长,直至2015年开始缓慢下降,并进入调整期,截至2019年末,我国的流动人口规模为2.36亿人。流动人口在推动城镇化建设的同时受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在融入城市社区的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为此,本文针对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社区内的融入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基于对Y社区流动人口、本地居民及社区工作人员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笔者掌握了该社区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结构、年龄结构、文化水平、婚姻状况、居住时长等,并从经济融入、文化融入和心理融入三个层面分析了流动人口社区融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其次,笔者从优势视角出发,依据社区资产的类型划分,从个人资产、社区组织资产、社区团体及部门资产、自然资源及物质资产四个方面分析了Y社区的资产优势并绘制了社区资产图谱,同时分析了社区资产的功能及其转化为可用资本的能力。最后,笔者结合在Y社区内的社会工作实践,并基于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提出社会工作介入流动人口社区融入问题的对策,以期帮助流动人口更顺利地融入城市社区生活。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的社区融入问题表现在其就业机会、劳动时间、收支水平、文化适应、文化参与、身份认同、个人获得感和社区归属感等各个方面,这些问题的产生与流动人口的个体特征、社区功能及社区资产、城乡户籍制度等密切相关。社区资产具备提供物质生活资源和基础文化服务、推动流动人口个人发展和塑造个人角色的功能,且社区资产转换为可用资本的能力较强。因此,在充分整合利用社区资产的条件下,社会工作者需要从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建设、社区关系建立、资产优势整合、户籍制度改革等方面进行介入。其中,人力资本建设方面需要增强流动人口的知识技能水平和社区适应能力,社区关系建立方面需要增强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和社区之间的互动、培育多元化的社区组织并促进社区成员间的信息沟通等,制度改革方面需要倡导户籍制度与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脱钩,以此促进流动人口的社区融入和社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