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观察TKTL1在胃癌组织、胃癌癌旁组织和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TKTL1蛋白在13例正常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TKTL1在胃癌组织、胃癌癌旁组织和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TKTL1蛋白在13例正常胃粘膜组织和57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westernblotting检测在13例正常胃粘膜组织和胃癌组织中的TKTL1蛋白水平。结果:1.TKTL1蛋白在正常胃粘膜组织表达的阳性率为23.1%(3/13),在癌旁组织表达的阳性率为38.6%(22/57),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68.4%(39/57),TKTL1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和癌旁组织(P<0.001)。2.TKTL1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病人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以及肿瘤分化程度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TKTL1蛋白在粘膜层、粘膜下层浸润组,表达的阳性率为47.1%(8/17),在肌层、浆膜层浸润组表达的阳性率为77.5%(31/40),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24)。在肿瘤UICC TNM分期中,Ⅰ—Ⅱ期胃癌标本中TKTL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50.0%(13/26),Ⅲ—Ⅳ期胃癌标本中TKTL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83.9%(26/31),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6)。此外,在有淋巴结转移组,TKTL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82.9%(29/35),在无淋巴结转移组,TKTL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45.5%(10/22),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3),TKTL1蛋白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4.TKTL1蛋白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13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11例为TKTL1蛋白表达缺失,13例胃癌组织TKTL1蛋白均呈高表达。结论:TKTL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并且TKTL1蛋白高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肿瘤UICC 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但与胃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以及分化程度无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 (IGF-Ⅱ)在原发性肝细胞癌及肝细胞结节性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FNH)和对照组(肝血管瘤边
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引入拓宽了中国银行业的产品创新思维,改变了银行业对银行授信产品的认知,参照供应链产品的设计理念,结合我国中小企业市场的低信用风险水平现状,越来越多的
宋词美,而宋词的词牌名也美得字字珠玑,单就几个字,便无限诗情画意,令人回味。比如采桑子,比如水龙吟,比如蝶恋花。蝶恋花原是唐教坊曲名,得名于梁简文帝乐府名句“翻阶蛱蝶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对新兴技术的了解和应用也是一样的道理.讲到新技术,就一定要考虑技术带来的风险.网络空间的风险,往往是技术带来的风险.所以,必须要考虑使用技
为探索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前后湿地景观格局变化,采用决策树分类法,对2000年、2009年和2014年3期Landsat影像进行分类;在分类结果的基础上,应用转移矩阵和景观指数等方法,分析
比较了各型式横拉门的优缺点,对悬挂式横拉门的结构受力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结构布置的原则,并采用平面假定法对实际工程中的闸门进行计算,借助有限元软件ANSYS对其结构进
目的:从全人源抗鼻咽癌噬菌体单链抗体库中大规模筛选特异性抗鼻咽癌噬菌体单链抗体(ScFv),鉴定其特异性;构建、表达抗鼻咽癌scFv与EGFP融合蛋白,体外、体内实验研究抗鼻咽癌
对有向线段的定比分点坐标公式及其应用大家都很熟悉 ,而对该公式的向量形式及由此衍生出的系列性质和应用的认识则要逊色得多 .本文试对此作一探索 ,以期抛砖引玉 ,使对定比
编辑惯例是编辑界或某一编辑群体中形成的约定俗成的做法,具有规范性、通用性、稳定性、环形流通性等特征。编辑惯例反映、影响编辑的观念,维系编辑部的良好运作,是衡量办刊水平
相传,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无论王公大臣还是老百姓死后,都被葬入一种用泥砖建成的长方形的坟墓,古代埃及人叫它“马斯塔巴”。后来,有个聪明的年轻人叫伊姆荷太普,在给埃及法老左塞王设计坟墓时,发明了一种新的建筑方法。他用山上采下的呈方形的石块来代替泥砖,并不断修改建造陵墓的设计方案,最终建成一个六级的梯形金字塔——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金字塔的雏形。 左塞王之后的埃及法老纷纷效仿他,在生前就大肆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