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化解研究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ys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轫于西方的历史虚无主义贯穿于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并逐渐蜕变为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实行和平演变的舆论工具。改革开放以来,历史虚无主义卷土重来,甚嚣尘上。它违背历史研究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从特定立场出发随意“编排”历史。其兜售的各种企图推翻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论,危及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更危及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经调查,由于复杂多样的多重环境、思想政治工作效果欠佳、历史虚无主义特有的隐蔽性与迷惑性以及大学生历史知识碎片化、吸收信息感性化的认知特点,导致历史虚无主义主要是通过网络散播、学术诱导、文艺作品蛊惑的方式,消解了部分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诱导了部分大学生形成错误的历史观、动摇了部分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对此,高校要抓住大学生党员这一关键群体,加强高校党建,巩固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战斗堡垒;掐断历史虚无主义首要传播途径,线上管控历史虚无主义泛滥扩散;通过规范学术研究,阻隔历史虚无主义向高校渗透;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效果;通过自我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理性自觉,合力应对历史虚无主义。
其他文献
摘要:寓教于乐是当前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教学形式,而引入游戏教学是实现寓教于乐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在小学课堂的教学中。在小学三年级的英语课堂引入游戏元素进行教学,既可以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营造出良好的氛围,促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快乐的学习。  关键词:游戏元素;小学英语;英语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参与。对于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国正面临着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任务转换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