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术后血清和引流液中万古霉素药物浓度分析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alida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局部应用抗生素可以准确地在所需部位投药,并形成数倍于全身应用抗生素时的药物浓度,可以在局部维持相当常时间有效浓度,而且全身血循环药物浓度低。局部用药可以保证感染发源地死腔或血液块有足够抗生素。目前《Spine》,《Eur Spine》等脊柱专科权威期刊多数文献结果显示,脊柱手术时,不论手术部位是在颈椎、胸椎还是腰椎,伤口局部使用一定量的万古霉素,均可以有效降低手术部位感染。但局部使用万古霉素防治SSI仍存在许多问题如药物局部代谢机制,潜在药物相关风险和药物在骨科其他手术使用的可行性等。本研究在腰椎手术中切口局部预防性使用万古霉素粉末和万古霉素骨水泥棒,观察术后血清和切口引流液中万古霉素浓度的变化、引流液的抗菌活性,并且比较切口局部使用1g万古霉素粉末与40g骨水泥中加入1g万古霉素局部药物释放规律以及局部使用万古霉素预防切口感染的有效性。【方法】收集2017年5月至2017年10月共62名腰椎退行性变疾病(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等)患者,常规采用腰椎后路、椎板减压、椎间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包括男性37人,女性25人,平均年龄61.2±9.4岁。分组情况:2017年5月至6月采用腰椎后路围手术期预防感染方案联合术野切口局部应用万古霉素粉末1g的病例纳入A组(n=14),2017年7月至2017年8月采用腰椎后路围手术期预防感染方案联合局部应用PMMA骨水泥中混入1g万古霉素纳入B组(n=20)。2017年9月至2017年10月采用腰椎后路围手术期预防感染方案的病例纳入C组(n=28)。A、B两组分别取术后0.5小时、1小时、1.5小时、2小时、4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引流液作为样本并记录引流液的量。取引流液半小时前更换新引流袋。A、B两组分别于术后1天、2天、3天、4天、5天、6天、7天、1月由同一护士抽取3ml血液。收集引流液、血液编号后置-2°C冷冻保存,分别测量上述液体中药物浓度。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术后引流液体外抑菌浓度,计算引流液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对术后引流液取样进行体外细菌培养。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x±s描述,组间比较用t检验,分类变量资料用百分比描述,组间比较用X~2检验。三组比较性别、年龄、BMI、并存病(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等差异统计学意义,分析比较A、B两组切口与C组切口感染情况。【结果】1、本研究总共包括62个病人。A组包括14个病人,B组包括20个病人,C组包括28个病人。三组比较性别、年龄、BMI、并存病(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患者基本特征无显著差异。2、三组共计4例患者术后出现SSI,均出现在C组,均为葡萄球菌感染。A、B组感染率显著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含药引流液中盐酸万古霉素MIC为4ug/ml。结果显示术后引流液中盐酸万古霉素的浓度均超过4ug/ml。A、B两组术后引流液取样进行细菌培养,均未检出致病菌,与体外抑菌实验结果一致。C组术后引流液取样进行细菌培养,可见细菌菌落。4、A组术后1天血清万古霉素浓度达峰值,之后逐渐降低,5天后检测不出来,术后浓度与时间不呈线性关系(预测斜率:每小时增加0.7ug/ml;95%CI(0.01-0.11),P=0.09)。B组血清万古霉素浓度前3天下降较快,4天后血清药物浓度渐趋稳定,但术后浓度不与时间呈相关性(预测斜率:每小时增加0.07ug;95%CI为0.02-0.12,P=0.08),且血清药物浓度高于A组。A组引流液中万古霉素浓度与时间呈强相合性,术后药物浓度呈指数形式下降,药物半衰期为10.2小时(95%CI为8.2-11.3,P<0.03)。B组引流液中万古霉素浓度2h后达高峰,之后趋于稳定,药物浓度与时间不呈线性关系。【结论】局部应用万古霉素粉末和万古霉素骨水泥棒都可以产生局部较高药物浓度,安全有效地预防切口感染,而且全身药物浓度较低,避免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万古霉素粉末可以维持比较高药物浓度,但局部药物代谢速率快。万古霉素骨水泥棒可以持久维持局部相对较低有效药物浓度。
其他文献
给出了n(n〉2)维Fourier变换及其性质,并借助它们及Euler积分给出了一类高维热传导方程的Cauchy问题的经典解.
目的分析卵巢良性和恶性肿瘤血管三维空间结构及彩色直方图显示的血管容积指数间的特点。方法利用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技术显示卵巢良性和恶性肿瘤体内血管走行及空间分布,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滤泡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都与恶性肿瘤关系密切,但二者在肿瘤组织中的联合表达及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国内仅有两项研究,且结论相反,国
微量DNA提取法是目前以PCR法鉴定转基因番茄植株T1代单株幼苗的一种简便、快速、有效的方法.该方法需约1 h即可完成植物DNA的提取,样品用量仅为30-100mg,产量可达30-80μg/g,
通过8个旱稻(Upland rice)常规种、7个杂种F1共15个基因型进行日光温室冬季增代研究,在完全自然条件下,所有参试材料11月12日播种,翌年5-6月前均能完成生命周期,达到增代目的
陆相重力流沉积是现今油气勘探领域的研究热点.发育在歧口凹陷滨海斜坡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的大型重力流沉积体(沉积范围达到1 700 km2)具有多物源供给、长距离搬运、多级断坡
细胞衰老是指正常细胞有限增殖特性。有关细胞衰老饥制假说主要有二种,一是分子损伤累积假说;二是基因调控假说。许多研究证实细胞衰老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细胞衰老被认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