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RNA-1246与宫颈癌产生机制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und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宫颈癌是严重影响妇女健康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其主要的发病原因是持续性的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HPVE6早期调控基因主要与HPV的致癌性相关,编码其重要的致癌蛋白。MicroRNAs是一类长度为17-25nt的非编码RNA分子,通过与下游靶基因的3端非翻译区结合,抑制翻译过程,从而调控蛋白编码基因的转录后翻译。近年来的研究表明microRNAs广泛参与包括癌症在内的各种疾病发生发展,可以作为疾病的诊断、预后的分子标志以及潜在的治疗靶点。MicroRNAs可以通过影响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细胞周期与凋亡等过程参与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MicroRNA-1246(miR-1246)定位于人2号染色体上,其表达受抑癌蛋白p53调控,参与唐氏综合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的发病过程。本文主要对miR-1246与宫颈癌发生机制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本文首先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比较了68例宫颈癌组织及52例对照样本的miR-1246的表达水平,分析了miR-1246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宫颈癌组织中的miR-1246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iR-1246的低表达与临床分期相关(p<0.05),与年龄、肿瘤直径、宫颈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无关(p>0.05)。  由于发现miR-1246在HPV16感染的宫颈癌组织及细胞系中比在HPV16未感染的宫颈癌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低。因此,我们利用过表达和(或)基因沉默癌细胞系(株)中的HPV16E6等方法,探讨了HPV16E6致癌蛋白与miR-1246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HPV16(+)宫颈癌细胞系SiHa中,敲除掉HPV16E6后,miR-1246表达上调,其下游靶蛋白DYRK1A表达降低;而HPV16(-)宫颈癌细胞系C33A转染HPV16E6后,miR-1246表达下调,其下游靶蛋白DYRK1A表达升高。表明HPV16E6致癌蛋白对miR-1246有明显的负调控作用。  本文进一步采用模拟体内成熟miR-1246及siRNA干扰内源性miR-1246等方法研究了miR-1246对C33A细胞增殖、迁移、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发现miR-1246对宫颈癌细胞系C33A的增殖和细胞周期无显著影响,但对其细胞迁移能力有一定影响。
其他文献
本文为了阐明NO诱导植物PCD的机制,以NO供体硝普钠(SNP)诱导烟草原生质体为模型,探讨PCD过程中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Ca2+]cyt)、活性氧、线粒体膜电位(△ψm)和脂质过
柚皮素(4,5,7-三羟基二氢黄酮)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和中药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本研究通过对柚皮素进行镇咳,祛痰,抗炎的动物药效学模型研究,发现柚皮素能有效的延长小鼠氨水刺激引
目的 针对儿科住院患儿尿便标本留取及时率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制订并实施相关改进措施.方法 对2019年1—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儿科住院患儿尿便标本留取不及时的情况进行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multicapsid nucleopolyhedrovirus,SpltMNPV)属NPV科A亚群。国内于1972年在广州地区首次从野外死亡的斜纹夜蛾虫体分离到这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