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炸药爆炸产生的爆炸应力波和爆生气体的动静作用是实现岩石爆破破碎的主要动力,始终是岩石爆破理论与实践的一个重要议题。直至今天,对于爆炸应力波和爆生气体所起作用各占多大比例以及两者在时间和空间的分配仍有不同的观点。此外,岩石爆破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始终服务于矿产资源的开发,随着矿产资源深部开采趋势的发展,资源开采环境更加复杂,岩石爆破理论与技术也迎来了新的挑战。深部岩体的高应力状态(地应力)影响了爆炸应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炸药爆炸产生的爆炸应力波和爆生气体的动静作用是实现岩石爆破破碎的主要动力,始终是岩石爆破理论与实践的一个重要议题。直至今天,对于爆炸应力波和爆生气体所起作用各占多大比例以及两者在时间和空间的分配仍有不同的观点。此外,岩石爆破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始终服务于矿产资源的开发,随着矿产资源深部开采趋势的发展,资源开采环境更加复杂,岩石爆破理论与技术也迎来了新的挑战。深部岩体的高应力状态(地应力)影响了爆炸应力场分布和爆生裂纹扩展,进而使得岩石爆破效果与浅部岩体存在显著差异。为此,本文综合采用理论分析、模型实验和数值计算方法,进一步揭示爆炸动静破岩作用效应,阐述深部高应力状态下的爆破动力学行为。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结合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和高速摄像技术,建立了超高速数字图像相关实验系统,并验证了该实验系统在爆炸等超动态问题研究中的可行性,为本文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手段。理论和实验分析表明爆炸应力波是粉碎区形成的直接原因,爆生气体是裂隙区形成的主要动力。随着到炮孔中心距离的增加,弹性震动区内质点受力状态逐渐由环向受拉为主向径向受压为主发生过渡。爆炸水压射流实验结果表明爆炸应力波不能够引起水柱射流,水柱射流的能量全部来自爆生气体做功。此外,在爆炸应力波和爆生气体综合作用的双孔爆破中,炮孔连线方向上的应力以受压为主,垂直于炮孔连线方向上的应力则以受拉为主。孔间爆炸应力叠加对垂直炮孔连线方向的拉应力加强作用要显著小于对炮孔连线方向的压应力加强作用。模型实验和数值计算的结果表明孔间应力叠加位置处的裂纹起裂和扩展对炸药参数、岩石性质和炮孔间距等都有着比较“苛刻”的要求。不耦合装药结构是调节爆炸应力波和爆生气体动静破岩作用效应的重要方法,不耦合系数和填充介质又是影响不耦合装药爆破效果的两个关键要素。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就爆炸荷载作用下的炮孔孔壁压力而言,从耦合装药到不耦合装药,这是一个质变的过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不耦合装药爆破,填充介质对爆炸能量的传递起到了缓冲和削弱的作用,显著抑制了粉碎区的形成和发展,并降低了爆破全区域的损伤程度。不同填充介质对裂隙区和弹性震动区的作用效应却表现出显著的差异。选择合理的填充介质和不耦合系数的能够更好地发挥爆炸应力波和爆生气体的动静破岩作用效应,形成更多更长的爆生裂纹,增加裂隙区范围,提高爆破破碎效果。深部岩体的高应力状态改变了爆生裂纹受力状态和爆炸应变演化规律。通过理论分析,设计了能够实现静态应力和爆炸应力耦合作用的加载装置,开展了模拟深部岩体高应力状态下爆破动态响应的模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静态应力场对爆生裂纹的扩展具有导向作用。静态应力越大,裂纹尖端的应力集中程度越高,使得爆生主裂纹能够以更高的速度沿静态应力方向扩展,形成更长的扩展长度。静态应力的作用增加了全场爆生裂纹分形维数和损伤程度。对于裂隙区爆生裂纹的分布,静态应力的作用增加了沿静态应力方向的爆生裂纹分形维数和损伤程度,而减小了垂直静态应力方向的爆生裂纹分形维数和损伤程度。此外,静态应力场的存在使得裂隙区外围区域的塑性应变及其衰减速率减小。切缝药包爆破作为一种定向断裂控制爆破技术,在深部岩体的爆破施工中发挥重要作用。理论分析表明,高应力状态下炮孔周边应力集中表现出“高强度、小范围”的分布特征。这种应力分布特征显著影响了切缝药包爆破的裂纹起裂和前期扩展行为。当静态应力与切缝方向垂直时,裂纹起裂位置处于炮孔周边的压应力集中区,裂纹起裂相对更为困难。在随后的裂纹扩展阶段,静态应力的作用使得裂纹面趋于闭合,裂纹扩展受阻,裂纹尖端能量衰减迅速,进而导致裂纹扩展时间减少,裂纹扩展长度变短。当静态应力与切缝方向平行时,裂纹起裂位置处于炮孔周边的拉应力集中区,裂纹起裂相对容易。在随后的裂纹扩展阶段,静态应力的作用减小了裂纹扩展阻力,裂纹尖端能量衰减缓慢。造成裂纹扩展时间增加,裂纹扩展长度较长。在深部巷道的爆破掘进中,切缝药包的装药量、炮孔间距以及切缝方向等爆破参数都需要考虑深部岩体高应力状态的影响。天然岩体中往往不可避免地存在裂纹和空孔等缺陷,深部岩体的高应力状态对含缺陷岩体的爆破致裂行为也有着显著影响。焦散线实验结果表明,爆炸应力波对原生裂纹端部裂纹的起裂和扩展前期的动力学行为起主导作用,而静态应力对裂纹扩展后期的行为特征产生重要影响。竖直静态应力使得爆生裂纹产生垂直于原生裂纹扩展的速度分量。随着原生裂纹与水平方向夹角的增大,爆生主裂纹的扩展时间逐渐减小,且发生明显剪切破坏的时间推迟,沿原生裂纹方向的位移值逐渐增加,扩展路径趋于平直。此外,基于最小应变能密度因子的理论判据能够很好地预测和解释爆炸荷载作用下受压闭合裂纹的起裂行为,静态应力加强了闭合裂纹起裂时的剪切破坏程度,促使更大起裂角度的形成。
其他文献
我国煤炭资源开采多为井下开采(占95%以上)且普遍采用垮落法管理采空区顶板,垮落法管理顶板造成矿区地表沉陷、矸石堆积、地下原水循环系统失衡、瓦斯积聚等一系列问题。而作为绿色开采技术的代表,充填开采方法相比传统垮落式开采方法可以较好地把煤炭开采活动对生态环境、安全生产、水土资源和基础设施等影响限制在可控范围之内,极大地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因此对充填开采技术与装备开展创新与理论研究既契合国家能源战略的重
花生是我国产量丰富、食用广泛的一种农产品,其营养价值高,是重要的植物油和植物蛋白来源。但花生在种植、运输、存储的过程中易产生霉变,其中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会产生次生代谢物-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具有强致癌性。近年来黄曲霉毒素污染食品事件频出,已严重影响食品质量并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因此,及时准确地检出霉变花生对确保我国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意义重大。传统的湿化学方法耗时长、成本高、对样本具有破坏性且为抽样
古书画作为人类文明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财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然而,古书画作品在长期保存过程中,由于自然环境、人为破坏等多种因素影响,易遭受各种病害的侵蚀。其中,污渍是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污渍的存在,不但直接影响纸质文物的品相,严重降低了书画作品的艺术价值,有时甚至对纸质文物所携带的文字、图案、色彩等重要信息造成遮挡,影响了书画作品的研究、探索和解译。虚拟修复能够恢复古书画的原始风貌,为
人生观是人生道路的总钥匙、总开关。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提及人生观,特别是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的重要意义,强调人生观培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在纪念每一位老一辈革命家的座谈会上,总书记都强调老一辈革命家之所以能矢志不渝地为革命和建设事业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就因为他们始终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树立了牢固的共产主义人生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在全面
当今社会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将来要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少年儿童的价值观是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存在深远的影响,因此这一时期的少年儿童价值观教育的探索研究有了现实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价值观教育的培育工作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党中央在继2018年12月8日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后,又于2019年3月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
东部草原区是我国东北部重要的煤-电生产基地,煤炭资源的长期高强度开采加剧了该区域能源供应和生态安全的矛盾,实施土地复垦成为缓解这一矛盾的必要措施。研究区目前在土地复垦过程中面临表土缺乏和复垦土壤持水能力差两大主要问题。本文以胜利露天矿上覆岩土层基质为研究对象,以未扰动表层土为改良目标,利用室内试验,研究上覆岩土层中可利用的粉壤土和砂土在不同混合比例下水分特征曲线、水分常数以及饱和导水率等水力性质的
中国东部矿区煤粮复合面积大,因采煤沉陷积水,导致大面积的耕地破坏。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进入21世纪后人地矛盾逐渐加剧,采煤沉陷地复垦成为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充填复垦技术是使大面积采煤沉陷地恢复为耕地的有效手段,煤矿区借助滨黄河的优势,采用黄河泥沙充填复垦采煤沉陷地,既可疏浚黄河下游淤积的泥沙,又能实现土地的综合整治增加耕地数量,具有显著的社会及生态效益。然而黄河泥沙属壤砂土,砂粒质量分数
装配式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为新型大跨楼盖,由表层混凝土楼板和双向交叉空腹肋梁组成。在钢筋混凝土空腹楼盖底部外包U形钢板提高了楼盖的抗拉强度,解决了下肋混凝土开裂的问题,实现更大楼盖跨度的同时节省了模板用量。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具有自重轻,整体刚度大,楼层净空高,管线穿越方便,抗震性能好的特点,在大跨楼盖中应用广泛。大力发展多层大跨装配整体式建筑是实现建筑产业化的重要途径,现行规范无
矿区耕地的复垦是解决我国矿产粮食复合区耕地损毁问题的有效途径,而矿区复垦耕地的监测与评价是复垦工作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指导矿区复垦工作的实施。矿区复垦耕地的土壤扰动剧烈、生产力逐年恢复,使得作物生长响应的空间差异更为显著且随时间变化,因此开展精细监测与快速评价是十分必要的。然而,传统采样分析方法的采样点布设存在主观性,且增加采样点势必要增加监测成本,不利于大面积的长期监测;卫星遥感手段相对于复垦耕地
我国的能源供给的大部分仍然是靠煤炭来完成,由于储量分布不均再加上中东部地区早期开发早,所以我国中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几乎消耗殆尽,因此形成了我国现在煤炭开发的格局,即向深部以及西部地区发展的趋势。特殊的成岩环境和沉积过程,造成我国西部地区广泛分布着中生代侏罗系、白垩系胶结程度较低的一类软岩地层。弱胶结岩石的胶结能力差,受扰动后易产生裂隙,形成导水通道,给工程建设和安全带来隐患。目前工程中常采用人工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