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光子多波束形成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bo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波光子学应用于相控阵天线系统,可实现宽带宽角、高精度的波束形成,突破了相控阵“波束倾斜”限制在窄带应用的技术壁垒。以此为背景,本文提出光真时延迟线技术代替传统的电移相器,实现无波束偏斜、性能优良的光控多波束系统,并对波束形成射频前端T/R组件进行了设计实现。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在传统相控阵波束形成理论基础上,对光控相控阵波束形成原理进行了研究,同时构建了数学模型及理论公式推导,提出了以光真时延迟线技术消除相控阵“波束偏斜”方法,并给出理论支持与仿真分析。2.针对微波光子波束形成系统提出了设计技术方案,提出以光纤延迟线为主技术,光器件为控制手段实现微波光子多波束形成方法。分别设计出以光开关、波分复用器为控制技术的多波束延迟网络,提出以两种控制技术复合设计的可拓扑多波束形成系统。给出一个32固定位置多波束设计实例,实现X波段天线阵列在±60°范围内的多波束形成,并给出仿真论证。3.提出以线性调频光纤光栅取代单模光纤延迟线梯度实现波束的连续扫描,对固定位置多波束形成系统进行优化设计。设计了一款LCFBG,应用于5bit光纤光栅延迟波束形成网络,并给出两种优化方案,通过仿真分析、建模论证得出其延迟范围与扫描精度。4.对微波光子多波束形成系统的射频前端T/R组件进行了设计与实现。制作完成一款适合于微波光子多波束系统的X波段T/R组件,通过仿真分析与实物测试满足系统设计指标。
其他文献
云南西仪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占地面积1.88平方千米,注册资本21802.6万元,是我国其他特种工业产品的主要生产企业之一,拥有多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多次荣获国家、部级科技成
用EKC模型、STIRPAT模型和SS—STIRPAT模型分别对1980-2008年我国经济增长对碳排放驱动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SS—STIRPAT模型不仅能够分析动态特征而且模型预测性质更好
文中通过一些例子介绍作者在探索一条理论与生产实践结合教学行之有效的路子中的作法与体会.
在越来越巨大的需求的驱使下,石材加工的技术也注定会朝着更加环保、安全、高效、多功能化方向迅速发展,以各异的加工方式,更高效更经济地完成对各类石材的加工。本文便是对
目的:分析某医院门诊使用口服降压药的合理性.方法:将某医院门诊开具的有口服降压药在内的312张处方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本组处方中所用降压药的类别及其中各类降压药所占的比例.
1中国电信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情况作为中国主要的通信运营商之一的中国电信非常重视节能降耗工作,坚持把减排降耗作为企业战略转型中“精确化管理”的有效措施,并把节能作为企
电阻点焊是汽车制造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焊接手段,是汽车车身结构焊接的主要方法,其焊点质量直接影响汽车的车身结构、安全性及其汽车的使用寿命,所以对焊点质量的检测就变得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