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评定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就业指导在实际工作中的地位逐步得到提升。当前国内外对就业指导的研究已经取得较多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其中以美国的“发展式”就业指导模式和国内的“程序式”就业指导模式为代表,二者在指导体系、涉及内容、构成人员和参与机构等方面都有所差异,同时其它国家(如日本、加拿大)的就业指导工作的研究也有很多可借鉴之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移动设备和网络技术的快速普及,整个社会进入新媒体时代,这对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多新的挑战。而本人所在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在组织形式、各部门重视度、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内容的深度方面都有一定的改进空间。而微信庞大的使用群体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中订阅号这一账号类型的申请门槛低、便捷易上手、定向推送、智能回复、一对一交流和数据处理等功能使其成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本研究以交互式学习和移动学习为理论支撑,探索新的教育方式的实践运用,结合文献研究法、调查问卷法、访谈法和行动研究法,对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前期需求调查从理论基础和调查问卷两方面着手进行需求分析,得出发布信息的主要内容,即就业观、职涯规划、简历制作与投递、面试技巧、“网申”技巧、就业信息和政策类信息。随后在应用环节完成对以上内容的细化和梳理、信息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信息的基本编辑以及互动美化、信息的发布和后台反馈等工作。而评估环节,除订阅号后台提供的统计数据外,采用调查问卷法与访谈法收集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的数据比较间接,深入的评估分析以调查问卷和访谈收集到的信息为主,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对研究者的专业和经验方面的要求,以及访谈对象从自身出发提出的一些问题。在研究成果方面,对微信公众平台订阅号环境下如何依据收集到的需求调整和编辑信息内容、处理后台信息以及把握求职不同阶段等问题,都根据本次实践整理出了相应的处理方式。由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限制、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研究时间紧迫和本人的研究能力与协调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对研究各环节带来一些局限,希望之后的研究者能以此为鉴。同时希望有兴趣的研究者们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他人的实践经验,多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为一线的就业指导工作提供更多的优秀案例,探索就业指导各项工作得实施方法,以解决“就业难”这一备受关注的社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