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卢布林的魔术师》中的“背弃”主题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ty782406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1904-1991)是美国犹太裔作家的代表,他的作品以独特的创作视角,敏锐的洞察力,幽默的语言,哲理丰富的内蕴成为美国文学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辛格是一位典型的犹太民族主义的作家,他之所以具有代表性是因为他自身具有纯正的犹太文化传统。他从小接受正规的犹太教育,学习希伯来文和意第续语,熟悉犹太教的经典和宗教仪式以及犹太民族的风俗习惯。另外辛格在二战中有被驱逐的亲身经历与感受,亲眼目睹了自己的亲人和犹太同胞所遭受的歧视和残酷迫害,犹太民族长期在夹缝中乞求生存的沉痛历史给辛格的心灵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他的作品是对民族命运反思的产物,是民族文化土壤上开出的绚丽花朵。辛格经常以强烈的救世情怀审视犹太民族的历史境遇,并把它与当代人类的生存现状相联,从而把犹太民族的命运上升为整个人类的命运。辛格的小说清晰地反映了一个民族在放弃自身文化传统后去追求另一种文化传统时所具有的衰落感和内在矛盾。从十七世纪欧洲风情的波兰小镇到二十世纪末美国的犹太社团,辛格作品中的绝大多数主人公都完成了从背弃到回归的精神顿悟。通过作品,辛格极力探讨了犹太人在处于弱势的社会环境下,所面临的进退两难的境地,并试图找到解答人生根本问题的答案。本文根据文本分析,侧重分析《卢布林的魔术师》这部作品的主题思想,从而揭示了作者的宗教思想以及此部作品的社会意义。本论文共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简要介绍作者辛格以及该作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提出本文的写作目的。第二部分由三章构成。第一章从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方面指出了作品中的主人公所处的社会环境,从而揭示了主人公走上背弃民族根基之路的原因;第二章侧重分析了主人公以何种方式来背弃自己的民族根基以寻求自我解放;第三章分析了主人公背弃自身民族根基之后的结果(感觉到精神困惑),以及解决的方案。第三部分是结论。总结了全文的主题思想,从而揭示了作者的宗教思想和作品的社会意义。
其他文献
在市场经济中,资金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集中体现,资金管理的好坏不仅是衡量一个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且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对
《嘉莉妹妹》是西奥多·德菜赛的第一部小说,是一部极具思想及艺术内涵的作品。小说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为背景,当时美国社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工业化的出现改变了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