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民个体是网络舆情的重要制造者,网络集群是网络舆情的重要放大者。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影响着网络舆情生态的演变与建构。个体的情感,影响着个体的网络参与,也是舆情活动中加速个体走向集群的重要力量。网络集群,既加速网络舆情,也加温网络舆情,推进网民聚涌,展现出网络舆情的巨大力量,为网络舆情的酝酿与放大创设了平台,形成“网络集群舆情”。网络集群舆情是网络集群行为力量外显的一种重要表征。网络集群行为在诱发与形成过程中,其间个体或群体所内隐的情感元素是其力量之源。而作为网络舆情的核心构成要素,情感也是其在演变与汇聚过程中重要的催化剂。本研究将网络集群中的情感作为重要的观测点与分析点,基于网络舆情与网络集群行为的前期研究,在当下既重视信息交换也注重情感交流的社交网络时空中,既立足于网民个体、也立足于网民群体,既分析情感支配下的舆情呈现,也分析集群舆情中的情感呈现,深入细致观察和分析网络舆情,期待能实现更精准认知、更有效处置网络集群舆情的目标。本论文主要有以下六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研究所需的概念界定与理论阐述。主要综述了网络集群行为、网络舆情、情绪情感等领域与本论文相关的前期研究成果和研究理论,同时围绕论文研究的主题和问题,进一步理清研究的思路和内容,分析找准研究的关键点和侧重点。第二部分,网络集群舆情的情感呈现分析。从网络集群行为生成演变出发,立足于分析情感影响下网络舆情的独特呈现,分析了网络集群舆情在“表达话语、个体行为、网络交往、舆论监督、网络谣言”等方面所呈现的形式,并从“舆情成分、情感承载、传播释放”三个层面,分析总结网络集群舆情的呈现特征。第三部分,网络集群舆情的情感表达分析。根据网络集群舆情的特征,从“表达内容、表达过程、表达影响”三个层面,深入探析网络集群舆情的情感表达。在表达内容方面,主要分析集群舆情情感表达的“指向、倾向、策略”;在表达过程方面,分析网民情绪如何被刺激、情感如何被激发,如何判断情绪、如何控制情感,以及如何分享情感、如何共振情感;在表达影响方面,分析集群舆情的情感表达,在微观层面对个体的影响,在宏观层面对群体和社会的影响。第四部分,网络集群舆情的情感构成分析。根据情绪情感的相关研究理论,结合网络集群舆情的形式和特点,立足“情感唤起、情感激励、情感效力”三个维度,分析提出网络集群舆情情感所包含的“情感投入、情感级别、情感指向、情感焦点、情感反应、情感转换”等6个核心要素,以及“危机预警、集群行为”等2个关联要素,并结合相关典型案例,实证分析各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第五部分,网络集群舆情的情感能量分析。从“个体行为聚群、个体交往紧张、舆情场域建构”三个层面,分析网络集群舆情情感能量的释放过程。在个体行为聚群中,以“江歌案”为例,分析探寻个体通过行为“建构议题、加热议题、聚合议题”而释放能量。在个体交往紧张中,以“泸县事件”为例,分析探寻个体在交往中形成的“信息紧张、情绪紧张、阶层对抗”以及由此而带来的能量释放。在舆情场域建构中,以““雷洋案””为例,分析舆情场在网络集群中出现的“汇聚舆情能量、形成舆情极化、出现场域对抗”等现象,以及由此而带来的能量释放。第六部分,网络集群舆情的情感纾解策略。在前期分析的基础上,从“舆情情感的分析与研判、舆情情感的引导与调控,以及网民意见与情感的有效表达、社会矛盾与怨恨的有效化解”等层面,分析提出了应对策略,主要以“网民情感的有效纾解”达成“网络集群舆情的有效应对”为宗旨。本论文将“情感”引入“网络集群行为”和“网络舆情”研究,有助于更加清晰地把握网络舆情和网络集群行为在网络空间的流变轨迹,有利于从网民个体层面分析社会冲突或矛盾在网络空间中的呈现与演变。论文基于“网络集群行为”和“网络舆情”的相关理论,经过系统梳理和提炼,深入分析了网络集群舆情的情感呈现、情感表达、情感构成、情感能量,并基于“情感”的有效纾解,提出了网络集群舆情的若干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