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是语用学研究里的一个重要理论,最初由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汀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根据言语行为理论,我们说话的同时也是在实施某种行为,实施这种交际行为缘起于言语交际意图的产生。目前我国语言学术界对交际意图的研究始终处于百家争鸣的状态。国内的学者对交际意图的研究成果虽然十分丰富,但是研究内容过于纷繁冗杂。针对言语行为理论的一些关键概念,比如交际意图和交际结果的区分和界定仍然没有权威性的定论,对于交际意图的判断过程和方法也鲜有研究。本文旨在完全从言语行为理论出发,结合对外国学术成果的解读,论述如何通过分析言语行为类型来判断交际意图,以及判断言语行为分类是如何辅助交际过程从而影响交际结果的。同时,结合生活中发现的交际问题思考如何优化交际过程,最终得到令交际者满意的交际结果。在前言部分,首先概括性地介绍了我国语言学学术界对言语行为理论的研究现状。结合笔者在生活中的发现,引出本篇论文想要研究的问题,即对言语行为类型的判断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交际结果。接下来,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第一章,简要综述和分析西方语言学学者对言语行为分类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阐释了对西方语言学家所提出的言语行为分类标准具体内容的认识。最后,结合我国语言学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类阐述,指出我国现阶段学术界对相关问题的研究特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深入地讨论了对言语行为进行分类的价值和功用,并且论述言语行为分类的实际意义。第三章,根据在日常交际中发现的言交际问题进行深入、透彻地思考。使用言语行为理论来解释说明本文的核心观点,即通过判断言语行为的类型确实可以对交际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且能够起到辅助交际的作用。接着提出笔者对言语行为类型的新认识和新分类。在本章节中,提出判断言语行为类型的具体方法和详细步骤,最后分析这种方法会对交际结果产生何种影响。第四章,从实际应用角度,在语言学应用领域的视角下分析生活交际中对言语行为类型的判断不同会得到完全不同的交际结果。并且根据这些客观存在的交际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方式。从语用学基础理论出发,将抽象的、学术化的言语行为理论转化为简单的、易使用的交际策略,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交际中。希望本文的观点能够辅助日常的交际活动,提高交际质量。结语部分,主要总结本文研究的核心观点,对论文进行了整体分析,归纳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并指出了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同时,还进一步提出了未来学术界应该对同类问题做出哪些研究和思考,以及对今后研究的重点和方向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