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两种方法改性BiOBr催化剂:在紫外光照射下辅助合成的BiOBr和通过非金属改性的BiOBr。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比表面积分析(BET)、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DRS)、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分析(TEM)、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FE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荧光光谱(XRF)等表征方法对样品进行分析,并采用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溶液为应用模型研究其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活性。本文在紫外光照射下合成了 BiOBr纳米片。在合成过程中,紫外光的影响导致催化剂的原子相互作用的不同和表面电子密度的变化,以及可见光吸收范围的拓宽、禁带宽度的减少和比表面积的增大。另外,溶剂对该合成也有重要的影响,乙醇作溶剂合成的样品的平均晶粒尺寸小于水作溶剂合成的样品的平均晶粒尺寸,乙醇作溶剂降解罗丹明B的效果比水作溶剂的效果要好。紫外光辅助及乙醇作溶剂的共同作用,有利于(010)面的暴露。本文通过水热法分别以硫脲、磷酸为硫源和磷源制备了两种非金属改性的BiOBr。S和P的改性均使BiOBr晶胞增大,P的改性出现了BiPO4的晶相,S的改性拓宽了BiOBr的光吸收范围及比表面积,而P的改性反而减小了BiOBr的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强度及比表面积。S改性的BiOBr在降解过程中表现出最好的光催化活性,P改性的BiOBr光催化效果并不理想。本文根据前一章的研究结果,进一步探讨不同含量硫改性的BiOBr,探讨出硫的最佳加入量。S掺杂BiOBr纳米片通过简单地溶剂热法。S的掺入有利于催化剂暴露{001}面,适当含量的硫的加入增大了催化剂的的比表面积和促使其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的红移,S的掺入有效地提高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从而提高光催化活性。